央广网天津11月16日消息(记者陈庆滨)记者从天津市滨海新区获悉,10月23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了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名单,滨海新区正式获批国家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目标定位为综合应用拓展。

  此次申报工作,经过民航局预审、答辩及实地考察三个环节的综合论证,天津滨海新区从35个通过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初审的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区)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批复的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

  据介绍,近年来,滨海新区大力促进无人机产业发展,有良好的空域环境、航空基础设施健全,产业基础雄厚,具有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总装总测、试验培训、综合保障等较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国内外知名企业包括航天神舟飞行器有限公司、中航直升机研究所、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云圣智能等包括固定翼、直升机、多旋翼无人机研发、制造运营等企业40余家,并先后成立京津冀无人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无人机飞行服务中心、无人机新材料。2019年,成立天津市无人机协会,制定无人机行业标准,推进无人机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交流输出,促进行业内无人机安全、守法飞行。

  滨海新区现有独立无人机临时飞行空域四处:一是临港保税区设立有专用无人机飞行空域;二是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无人机临时飞行空域,拥有ADS-B空域监控设备,无人机企业提供飞行测试、通信、定位、监视等服务。已建设完成气象监测平台和无人机飞行监控中心,可实时监测气象状况;三是高新区通用航空临时飞行空域,可用于无人机的测试试验。四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大街的长期空域。可用于集群无人机、轻小型无人机的日常测试工作。拥有通用航空机场3处,分别为天津塘沽机场、天津滨海东方通用航空机场、天津滨海窦庄通用机场。滨海新区逐渐投入使用的5G物理基站,为无人机基于5G的运行奠定了基础。此外,新能源建设开始实施,预计到2022年,建成加氢母站1座、加氢站6座。人工智能不断发展,云建设不断完善。

  在获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后,天津滨海新区将重点开展以下方面建设:

  一是开展地区复杂场景下的应用试验。包括“5G+无人机”空地一体化城市交通管理;数字新基建+无人机的电力巡检;低空域应急救援体系探索;开展长短途无人机物流运输运行试验。

  二是建立无人机运行综合监管和数据分析系统。综合考虑空军、空管、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的管控需求,以及无人机用户的实际业务需要,构建并运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综合管控和信息服务平台。

  三是开展无人机适航审定技术研究。通过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的建设,基于运行数据,对无人机的适航标准、审查程序和审查方法进行研究,力争在多个方向探索无人机适航审定程序或行业标准。

  四是开展无人机检验检测与试飞验证。开展不同类型无人机在平原地区、海面及城市环境试飞验证,开展无人机挂载设备性能检验检测,为无人机在人口密集区运行风险评估、市场准入基本条件等提供试运行平台。

  通过试验区建设,天津滨海新区主要实现八项成果输出:一是开发完成无人机运行监管和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二是运行低空域应急救援体系,完成城市无人机低空运行与监管办法;三是出台“5G+无人机”空地一体化城市交通方法;四是出台物流配送无人机航路管理方法;五是制定基于风险的无人机检验检测与试飞验证程序;六是制定无人机适航审定标准;七是形成数字新基建无人机的电力巡检运行经验。八是加强地方性立法,出台无人机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