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12月3日消息(记者陈鹏 曹艺丹)近日,记者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序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统筹嘉陵江岸线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独特魅力,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重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已于日前形成,重庆市将再添一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风景线。

《规划》明确,生态长廊北起北碚与合川交界的草街航电枢纽,南至朝天门,涉及渝中区、沙坪坝区、北碚区、江北区、两江新区。生态长廊河道中心线长69公里,两侧岸线共长138公里,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25平方公里(按175米水位线以上计算),水域面积约23平方公里。

生态长廊总体范围图(央广网发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根据重庆市规划设计院项目组实地踏勘和专家调查,该范围内的植物包括杜仲、喜树、樟树等保护植物,黄葛树、皂荚等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树,还有甜根子草、狗牙根、五节芒等滨江湿地植物,缙云黄芩等特色植物,马尾松等野生林木,金荞麦等野生重点保护物种,以及中华秋沙鸭、苍鹭、红嘴鸥等鸟类。

正因如此,《规划》将生态保护和修复放在最优先位置。生态长廊范围内,78%的区域(含水域)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区,尽量减少人为干预。根据《规划》,生态修复的内容包括结合天然林保护和植被恢复,营造滨江立体风景林带;对沿江具有塌方隐患及土壤裸露区域及时进行地灾治理和生态复绿;对因工业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对现状滨江路、隧道口、沿江外露雨水排放口等进行绿化、美化、柔化和治理提升等。

此外,在生态空间合理利用区,将布置多处可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山城阳台,彰显山城、江城特色。通过微利用等方式,最小限度地改造,最大限度地体现自然之美,对滨江步道进行优化完善,实现亲水步道的贯通。

重庆市规划设计院项目组负责人介绍,由于生态长廊范围内有磁器口、金刚碑、澄江3个历史文化街区,中心城区唯一的公益车渡——三胜渡口等码头,还有施家梁、井口等江镇,以及特钢厂、嘉陵机械厂等工业遗存,《规划》还将通过乡愁江镇、工业记忆等标志性场景彰显城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