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7日消息(记者黄玉玲)近年来,在利益驱动下,制黄传黄活动趋于多变、隐蔽,网络淫秽色情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近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警方在“扫黄打非·净网2021”专项行动中摧毁了一个横跨多个省市的网络传黄犯罪团伙。

清朗净网 培育积极健康网络文化环境

记者从安徽省芜湖警方公众号获悉,该局在2020年4月侦查另一起案件时,发现罗某锋等人涉嫌大批量倒卖新浪微博账号且涉案金额巨大的线索。进一步立案调查发现,罗某锋、罗某盛二人通过互联网聘请技术人员,搭建了一个会员制的淫秽色情网站;发展下线代理60多名,代理人员通过代理账号生成网站推广短链接,在新浪微博“美女”“搞笑”“电影”等板块以评论、留言方式海量发布这些链接,往往配上具有挑逗性的字眼或字符,引诱网民点击进入网站,进而付费观看淫秽视频。

涉案人员(图片由警方提供)

视频链接设置1-2分钟免费观看,如果客户想要看完整的视频,则需付费观看。他们还设置“会员制”,分为包天、包月、包年。“会员”付款后,视频即跳转到播放页面,付款款项统一进入网站开设者设置的收款账号,几人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分成比例进行利益分配。

截至案发,该淫秽色情网站收费观看20余万人次,获利300余万元。其中,主犯罗某锋非法获利超50万元,代理李某锋仅代理3个月时间就获利10余万元。

犯罪嫌疑人指认现场(图片由警方提供)

目前警方通过深入侦查、循线追踪,已成功破获该案,并已摧毁这个横跨广东、福建、河南、浙江、安徽等多个省市的网络传黄犯罪团伙,抓获25名犯罪嫌疑人,冻结涉案资金300余万元。

记者从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组获悉,此次“净网”集中行动,目前取得阶段成效。截至8月底,共查办涉网络行政和刑事案件822起,处置低俗有害信息40余万条,取缔关闭网站4800余个;督促网站平台清理低俗有害信息2000余万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800余万个。

此次大力开展的“净网行动”为什么力度如此之大?背后有何重要意义?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晗,他认为,这必须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日益融合的背景下来看。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技术优势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便利工作生活,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不良信息传播的成本和代价。因此,就像现实空间需要基本秩序和道德一样,网络空间也必须保持健康的环境,特别是为青少年塑造良好的在线环境。实际上,这也是其他国家的做法。例如,美国在2000年就通过了《儿童互联网保护法》,阻止涉及儿童的低俗内容的网络传播。

随着现今网络的快速发展,衍生出的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等,不仅会污染网络环境,同时还会腐蚀青少年心灵,损害公序良俗,必须严厉打击整治。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净网”集中行动的目标是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环境。行动开展以来,网络环境得以明显改观、网络市场秩序也更加规范。但目前价值导向偏差、低俗色情等问题还未彻底遏制,妨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内容仍不时出现,表明“净网”阶段性工作成果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集中整治的工作任务还将持之以恒、不能松懈。

法制护苗 净化校园文化为中小学保驾护航

现今正值秋季开学不久,学生们都过完暑假返回学校。暑假期间,大多数父母自认为将家里的电脑保护得很好,或相信自己的孩子没有接触网络不良信息,但入学后许多家长还是表示了担心。记者采访了一位高二学生的家长,他表示,“青少年正值好奇心强的年纪,现在网络时不时弹屏,暑假在家我们还能看着他,现在上学放学还有好多去网吧的,我们家长还是希望能严打这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为了让孩子们在新学期拥有健康安全、风清气正的学习环境,近期,按照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部署安排,各地“扫黄打非”部门深入开展“护苗2021”专项行动,在专项整治暑期文化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护苗·开学季”活动,狠抓净化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打击侵权盗版教材教辅、清理网上有害不良信息、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四项重点任务。

记者从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组获悉,据统计,1至8月,全国累计查缴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109万余件、盗版教材教辅172万余件;查删处置淫秽色情、低俗恶俗等有害不良信息3000余万条。9月16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对外公布“护苗2021”专项行动第二批9个典型案例,其中网络案件5起、相关事件1起、非法出版物案件3起。

近日,因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依法对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出警告、罚款10万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今年8月,总队在“护苗·开学季”专项检查中发现有关线索并立案调查。经查,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营一游戏平台,其中含有6款网络游戏,存在每日22时至次日早8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行为,违反了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相关规定。

记者从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组获悉,各地也在建立一批“护苗”工作站,在学校、街道社区、图书馆、书城、农家书屋等场所,面向青少年和家长、老师群体,开展 “青少年网络安全课”、“护苗·春蕾”、“童心向党”作品展、“法治课堂”、“家长课堂”、短视频征集、公益直播等系列“绿书签”宣传教育活动2400多场次。

刘晗表示,除了有关部门的专项行动外,还需要通过学校教育模式和校外学习方式的改进,甚至需要家庭教育的不断支持,让未成年人能在更从容的环境中成长,减少过度的压力,从根源上减少网络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