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3日消息(记者王晶)“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的转折点。有一种观点称,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但劳动年龄人口下降,是否就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消失?针对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未来几年的人力资源有何变化?记者就此专访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会长冯喜良。

(图片来源:CFP)

央广网:有人将劳动力短缺和人口红利消失混为一谈,二者是否有必然联系?

冯喜良:各国的发展历程都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劳动力数量和价格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互关联,人口红利是在某一社会发展阶段所呈现的一种状况,人口红利与“刘易斯拐点”既相关联,又不能完全等同。

我国在以GDP发展为核心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廉价的劳动力供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撑,实现了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即“人口红利”,但在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新时代,应逐步推进经济发展成果对劳动者发展的反哺,即“红利人口”。

央广网:为什么说“人口红利消失论”不可取?

冯喜良:5月11日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表明,第一,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第二,受教育状况持续改善,文盲率从4.08%下降至2.67%,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第三,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一方面,长期的人口低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未来人力资源供给总量;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将会持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善人力资源要素的质量。因此,对人口红利的消失可以不必过度担忧。

央广网:如何理性、准确地看待“刘易斯拐点”?

冯喜良:有人说,中国劳动力由过剩转向短缺,可能将失去“世界工厂”地位,我不完全同意这一观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增速减缓以及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增速下降,长期以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发生了一定变化,在一些区域出现了局部性的“用工荒”。一些研究称,在我国“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劳动力的供给总量将会逐步减少。同时,我国出现的局部劳动力短缺,一方面是总量供给变化所造成的,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引发的结构性失业,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力供给,虽然是影响世界工厂地位的关键环节,但诸如技术发展、经济水平、全球产业分工等也同时左右着制造业的整体状况,也是影响中国世界工厂的重要因素。

央广网:劳动力总量缩减,我国制造业是否面临挑战?

冯喜良: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看,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体系的基础性构成部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都在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制造业回归本国。

我国所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来自于发达国家的竞争和挤压,另一方面,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是未来保持制造业强国所不可缺少的要素。老龄化等带来的劳动力总量缩减对中国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但绝不会成为外媒所描述的走向“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反方向,因为中国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可能性,必将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加以防范。

央广网:人口低增长特点下,中国经济社会如何转型应对?

冯喜良: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人口是劳动力的基础,也是人力资源乃至人才的基础,人才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性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未来区域间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

在老龄化快速发展、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的形势下,地方政府在施政中,一方面要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使老年人继续发挥建设者和消费者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鼓励措施推进生育二孩政策的落实,确保人口总量,以保障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