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2日消息(记者张潇祎)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于22日召开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法院2020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总体情况,发布《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2021—2025年)》。

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图片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

最高法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法院共新收一审、二审、申请再审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25618件,审结524387件,比2019年分别上升9.1%和10.2%,其中包括一批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大案要案。“审结‘红牛’商标权属纠纷案,平等保护中外商标权利人合法利益,明确传递了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的强烈信号。”最高法民三庭副庭长林广海表示。

据林广海介绍,过去的一年,最高法出台涉及商业秘密、专利授权确权、网络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等方面的10个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明晰裁判规则,解决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统一司法标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惩侵权行为;集中清理知识产权类司法解释,修改18件、废止4件,保证民法典和知识产权专门法律准确统一适用。

人民法院努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加大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解决“卡脖子”问题。妥善审理人工智能、大数据、体育赛事和网络游戏直播等新类型案件,促进新兴业态规范发展。加强商标权保护,规范市场竞争行为,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强在线诉讼服务,确保“疫情防控”和“司法审判”两不误。依法严惩涉疫情防控的商标抢注、假冒商标、商业诋毁、虚假宣传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人民法院还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机制、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会上同时发布2020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展示过去一年知识产权审判新成效;发布《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人民法院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

《规划》秉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加大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对此,林广海表示,人民法院将聚焦高端芯片、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关键技术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司法保护力度,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带动技术和产业升级。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则,推动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