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4日消息(记者陈锐海 实习记者高欣然)近日发布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在巩固脱贫成果到推进乡村振兴之间设5年过渡期,对已脱贫地区有何意义?未来5年,帮扶政策该如何调整?5年后,脱贫地区的核心任务应该是什么?就相关问题,央广网记者独家专访我国扶贫政策研究的重要智库之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

  央广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已脱贫地区为什么需要一个过渡期?

  张琦:在脱贫攻坚期超常规举措的支持下,贫困家庭“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稳定实现,贫困规模迅速下降,农村家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但若以全面实现脱贫摘帽为时间节点,实行扶贫举措“急刹车”,大幅度减少对已脱贫地区的帮扶资源与帮扶力量投入,极易引起大规模返贫现象,形成“断崖效应”,导致脱贫攻坚阶段取得的成就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在脱贫攻坚结束后设立一个政策过渡期,延续脱贫攻坚期内主要帮扶政策,以巩固脱贫成果。

  其次,“过渡期”可以为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惠及所有的农村人口,这便决定了乡村振兴阶段的政策举措将是普惠性、长期性、可持续性的。在过渡期内,对脱贫攻坚阶段的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不仅可以实现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全方位拓展,还可以为已脱贫地区理清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央广网:对已脱贫家庭而言,设5年过渡期的意义是什么?

  张琦:一方面,脱贫攻坚成果尚不稳固,已脱贫地区和家庭的经济支撑依然很脆弱,需要时间得以稳固。以产业扶贫为例,目前大部分已脱贫地区虽已实现产业全覆盖,但由于本身起步较晚,产业体系不健全,产品结构同质化严重,滞销卖难问题突出,扶贫产业难以健康持续发展。此外,产业发展周期与脱贫攻坚周期并不一致。目前大部分扶贫产业尚处于培育成长期,整体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必须给扶贫产业发展留以时间。

  另一方面,脱贫攻坚期间,部分农户家庭对主要来自政府的外部帮扶产生了过度依赖,政府在某些情况下扮演了“保姆”的角色。通过5年过渡期,逐步培育和增强农村家庭的自我发展意识和意愿,引导农户由“被动扶”向“主动兴”转变,有利于真正发挥好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

  央广网: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过渡期内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这是否意味着要不变地延续原有的帮扶政策?

  张琦:这并不意味着不变地延续原有帮扶政策,过渡期内的政策将根据新阶段、新形势做出动态调整,实现两大战略的软衔接。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农村农民农业现代化,但两大战略的侧重点并不完全相同。脱贫攻坚围绕“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而乡村振兴阶段主要围绕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做文章。侧重点的不同决定了脱贫攻坚期的帮扶政策必须在过渡期内逐步向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调整。

  但需要明确的是,政策调整必须以确保脱贫群众不大规模返贫为前提,合理把握优化调整的节奏、力度和时限,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如脱贫攻坚期内,医疗扶贫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也出现了无病“病人”赖在医院过冬的个别现象,过渡期内可以考虑逐步调整农村医疗保障待遇水平,在提升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待遇的同时,将不属于低保户、特困户的脱贫户从超常规保障措施中移出来。

  央广网:过渡期内的帮扶政策该如何处理好“稳”和“变”的关系?

  张琦:“稳”是“变”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只有稳得住,后续的“变”才能行之有效。“稳”是巩固,巩固脱贫成果是过渡期内的首要目标。一方面,在政策目标上,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责任、不脱监管,各种资源要继续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倾斜。另一方面,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

  “变”则是拓展,即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和优化,从而促进农村地区各项事业向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靠近。首先,从对象来说,拓展脱贫成果,实现历史性转移就是要使帮扶政策惠及更多农村人口,政策从瞄准向普惠转变;其次,从机制和经验来说,要总结现有的扶贫优秀经验,继续发挥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再者,从具体举措来说,要抓住产业、就业、易地搬迁、增强内生动力和绿色减贫等战略重点,不断提升和创新,为新阶段的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改革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治理提供重要支撑。

  央广网:深度贫困地区资源稀缺,交通不便,产业相对薄弱,有的贫困户异地搬迁后,暂时未能很好地实现就业,这样的困境该如何突破?

  张琦:对于深度贫困地区来说,生态环境相对恶劣,产业基础薄弱,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在过渡期内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一方面,需要以绿色农林业为基础,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脱贫人口从事第一产业就业。通过退耕还林和生态保护机制,改善生态环境,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增加农民增收途径;另一方面,要统筹使用各类技能培训资源,提高就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与劳动力。

  在引导创业方面,要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工程,支持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脱贫人口提供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信贷,由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照一定比例贴息。

  央广网:5年过渡期结束后,是否意味着不再需要做扶贫工作?届时已脱贫地区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张琦:5年过渡期后并不是扶贫工作的终点。经过5年的过渡,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取得重要进展,脱贫攻坚成果将进一步得到巩固拓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但是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仍将有一定差距,必须通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加快三产融合,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从而实现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其次,届时要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确保低收入群体可持续增收。虽然脱贫攻坚期间主要帮扶对象为农村中生活最困难的群体,他们经过精准扶贫实现了收入水平提升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但由于基础禀赋与发展条件的差异,已脱贫人口中仍存在部分低收入人口,过渡期内乃至整个乡村振兴阶段,仍需要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实现分层分类帮扶,确保收入水平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