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远山的回响】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在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考察时的讲话

 

  编者按:

  村庄中,汗水滴下种子发芽

  远山里,忘我耕耘,希望在茁壮

  千年脱贫梦想

  百年躬身耕耘

  振聋发聩的决战号角

  远山阵阵回响,谱写全民一心的战歌……

  值此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际,央广网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远山的回响》,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揭开献礼建党一百周年的序幕!


  央广网六安11月11日消息(记者刘一荻)驱车在大别山区中穿行,七拐八拐的山路晃得人头晕。

  车子爬上一条逼仄的小路,再拐过弯后,眼前豁然开朗,大湾村的景色映入眼帘。

  村民的新居采用徽派建筑的主色,脚下的柏油路平坦,路旁的停车位整齐充足。徘徊在山顶的薄雾浓云和深秋时节的标志性红叶,是对大湾村秋季最美的诠释。

  大湾村(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大湾村很有名。这里有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战斗历史,也曾是贫困深深扎根的穷苦土地。

  水泥路绵延在重山之间,山风卷起山林的清香吹进村民杨习伦家的民宿,他正和妻子肖细雨在屋里忙活着。民宿小楼宽敞明亮,一应设施不输县上的酒店,杨习伦不时地回想,若不是被当做纪念保留下来的旧屋,又怎能想象曾经那个“被石头绊了脚,让茅草割了颈”的大湾村呢?

  大湾村旧貌(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比房子变得更快的,是思想

  大湾村穷,杨习伦家是穷中之至:他家的房子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危房,生活条件极差,家徒四壁,全家人提不起赚钱的劲头,在村里“家喻户晓”。

  穷则思变,杨习伦不是没找过出路。他先后辗转多地打工,每月收入微薄,甚至只能勉强维持出门在外的花销。打工期间,杨习伦邂逅妻子肖细雨。

  肖细雨来自湖北黄石,那是一个比大湾村富庶得多的地方。

  她笑着说,一开始自己不想跟着杨习伦一起回来,村里惨淡的模样让她绝望,娘家人更反对她嫁进来受苦。天气晴好的时候,杨习伦上山砍柴伐树,将将赚出全家人一天的花销。刮风下雨时,他就躲在屋子里和妻子“大眼瞪小眼”,熬过这一天。

  有人打趣肖细雨,“你真是嫁给了爱情!”

  爱情有了,可是面包呢?

  大别山区,看不到尽头的远山似乎成了贫困疯长的温床。穷了这么多年,这日子还能说变就变?杨习伦不信,带着满满怀疑和审视瞪着前来对口帮扶的余静。

  余静是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是个走路快,说话更快的“大忙人”。余静很好辨认,她个子不高,模样清秀,穿着简单朴素,披肩的黑发绑成一条马尾辫,皮肤被日光晒出了健康的麦色。

  余静(中)走访村民(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此前,不少人谈及杨习伦时,都喜欢加上“懒汉”两个字。都说他是个没事就蹲着晒太阳的懒散汉子。

  余静不喜欢,甚至很排斥这两个字。

  “没人愿意过穷日子,只是没有解决内心深处最大的问题。”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除了凑合一天是一天,还能怎么办?余静分析,解决他的后顾之忧,才能唤起他赚钱的动力。

  在农村,很多人一生的命题就是房子,杨习伦也不例外。余静认真介绍着易地扶贫搬迁的利好政策,可杨习伦听不进去。

  “主要是思想的问题,接受不了、想不明白。他觉得,我土生土长在这里住了这么久,凭什么要搬走?”大湾村党支部书记何家枝回忆道。

  从村部到杨习伦家老宅的路程颇费脚力。余静已经数不清往杨习伦家中跑了几次,算账、劝解、分析……有争吵有不快,余静不想多说,“要对着他的点来,要深入实际的做工作,要结合他家的实际情况分析给他听,把利弊分析给他听,让他自己做选择。”

  杨习伦心动了。

  新家很快建好了,就在柏油马路边上,宽敞、明亮。

  按照当地政策,杨习伦一家每人享有2万元的易地搬迁补助,再加上宅基地退出补偿等各项补贴,共计20万元左右,一家人几乎分文不掏就住进了新房子。如今,他和妻子又在余静的帮助下通过小额贷款发展了农家乐。肖细雨细心爱干净,炒得一手好茶,又做得一手好菜,农家乐有模有样更有了好口碑。

  山上的田地也没有被荒废,杨习伦带着一家人发展了天麻和蔬菜的种植。产品在自家店里自产自销,游客图个新鲜,吃得开心。光伏发电入股、“一亩园”工程和护林员公益岗位……他忙得不亦乐乎。

  2017年,杨习伦一家正式脱贫,余静请他作为脱贫代表给其他贫困户鼓鼓劲。

  “现在每天一睁眼我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喂鸡、喂猪、打扫庭院,去田里看看菜能不能吃了……”赶上合适的季节,他还会带着父亲一起上山采茶。茶园变成了分秒必争的“战场”,吃饭和休息的时间也一再压缩,就为了多采茶多卖钱。杨习伦手里的活满满当当的,和此前那个闲散汉子判若两人。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肖细雨的农家乐爆满,夫妻俩忙得不亦乐乎。她还邀请了自己的妹妹来到家里,尽情展示着自己如今的好生活。肖细雨心里还有盘算,等再赚点钱就把地下室好好收拾一番,这样吃饭玩乐就齐全了!

  余静笑叹,比大湾村房子变得更快的,绝对是村民的思想。

  大湾村新貌旧屋的强烈对比(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冤家”变成干女儿

  大湾村有间小卖部。花生、瓜片茶、天麻果、干豆角是特色畅销品。

  “大湾村自产自销”的牌子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选购。“我知道之前这里是贫困村,买一点也是给当地作贡献!”一名来自四川游客抓起两包干豇豆结账去了。

  大湾村的小卖部(央广网记者 刘一荻 摄)

  这两包干豇豆出自村中有名的贫困户汪能保,一位性格要强、倔强的老人。

  汪能保能干,年轻时在外当兵,见识广、头脑活络。老伴张邦若勤快,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那些年,家里买了大湾村中的第一台彩电和第一部电话,生活至少说得过去。

  十几年前,两位老人痛失爱子,备受打击,两个女儿远嫁,身边无人照应。肺气肿、高血压等慢性病让两人丧失了劳动能力。再加上每年6000多元的药费,汪能保一家返贫,生活如坠冰窖。

  2015年来到大湾村担任第一书记后,余静和汪能保家结了对子,对口帮扶。余静笑了笑:“我们的故事太多。”

  “我刚来时,大湾村的干群关系并不像现在这么好。”余静坦言,不少村里的干部和村民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有的不过维持了表面上的和谐。

  汪能保和张邦若性子执拗,有不满喜欢当面讲出来,说服他们并非易事,扶贫工作的开展磕磕绊绊。

  余静和他们的小别扭与易地搬迁有关,也与内心干群关系的误解和偏见有关。但矛盾的爆发却是因为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

  汪能保新家位于大湾村的大湾安置点,这是一片新规划的小区。街道干净整齐,是大湾村客流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村子的“脸面”。汪家柴火很多,堆放得杂乱,余静担心影响村容,上手帮着收拾。却因柴火堆得过高,挡住了厨房的采光,张邦若生气了。

  她铁青着脸,气愤地将余静刚垒好的柴火推洒在地。余静转头垂泪,委屈、难过。

  但工作不能不做下去。大湾村脱贫的任务依旧艰巨,汪能保一家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余静后来反思,自己也有问题,“要将心比心,多一点时间听他们倾诉,多一点时间和他们交流感情。”

  张邦若睡眠不好,余静买来了口服液;老两口闹了别扭,也是余静在其中积极协调。心里的疙瘩慢慢解开了。再后来,余静变成了这家的干女儿。

  今年,汪能保晕倒住院。余静自掏腰包备齐了洗脚盆、毛巾等必需品,又帮着操持住院、看病、报销的事情,让老两口十分感动。汪能保逢人就说:“余静对我特别好!像亲闺女一样照顾我,特别细心!”

  值得一提的是,看病钱如今已不再是汪家的负担。

  根据安徽省政策,贫困户在县域内、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累计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3000元、5000元、1万元,被称之为“351”政策。贫困慢性病患者一个年度内门诊医药费用,经基本医保等报销后,剩余合规费用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被称之为“180”政策。汪能保是这项政策的首批受益者之一。

  如今,每当余静来到汪能保家,老两口都要留她吃饭。“有次下雨的时候余静过来了,她的鞋袜都湿了。我就让她穿了我的走。我把她的鞋和袜子都洗了。”袜子磨破了洞,鞋底也裂开了缝。张邦若嘀咕,“这孩子也忒朴素了!”

  余静那双已经磨破底的鞋(央广网记者 刘一荻 摄)

  最近,汪能保对余静又有了些“怨言”:怎么不上我家来吃饭了?你家人来了大湾村看你为啥不和我们说?你生病了为啥不让我们去看看你、照顾你?

  “村里事情多,她太忙了!也怕给我们增添负担。”其实汪能保心里有答案,“但我真的心疼她。”

  大湾村大湾安置点(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你好,新生活!

  早上不到十点,大湾村的平静被10辆大巴车的喧嚣划破。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挤进”村里,“挤进”了旅店和农家乐。

  汪能保早已见怪不怪,这已经是近几年来村中的常事。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成了闻名全国的旅游地。他说,以后的游客一定会越来越多。

  大湾村已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目的地(央广网记者 刘一荻 摄)

  2018年,大湾村摘了“大穷帽”。2019年底,贫困人口减至4户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3%。

  “仅仅是卸下贫困的包袱,我们的工作就滞后了。”刚刚脱贫后,余静就开始畅想大湾村的明天。

  “只有依靠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胜利果实才能更好地巩固。”工作重点要围绕整个村的发展,甚至要跟住时代的发展。她描绘着自己心中大湾村最好的未来,那是一个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白天工作、晚上数钱的小康村。美景吸引着全国的游客,农家乐里天天爆满。

  大湾村民宿(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余静已经见到了一些成效,这让她很欣喜。

  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有民宿、特产店等旅游接待场所42家,今年前9月,大湾村接待游客20万人次,创收6000余万元。网线拽出了一条致富路。贫困户家的茶叶、食用菌、黑猪肉、土鸡蛋等产品走向了全国,在2019年取得了200余万元的销售额。除此之外,今年村上新建的大湾漂流成了“网红”,仅试运营一个月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

  大湾漂流(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附近矮山上竖起了5G信号塔,上网飞快,和市里没什么区别。每间民宿都接通了宽带,朴实、别致的农家小院让合肥、上海、杭州来的游客流连忘返。

  “村民的想法真是不一样了,之前引进的扶贫项目无人问津,现在都争着抢着来参与。”这是不少村干部的心声。

  2020年10月13日对余静来讲意义非凡。这一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这一天,大湾村民主评议会正式召开,对全村最后3户贫困户的脱贫摘帽进行评议。

  “这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余静感叹,“感觉很多重要的节点都在细碎平常的生活中走完了,没有惊天动地,但是回想看来令人感动。”

  “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2016年余静立下保证。如今,承诺兑现。

  对余静来讲,大湾村是家,是奋斗的地方,也是挥洒过汗水和泪水的“战场”。“我想继续留在大湾村,发展产业、振兴乡村,继续陪着这里走得更远更稳。”

  晚上6点,大湾村沉浸在晚餐和柴火的香味中。袅袅青烟告慰着一天的辛苦劳作。

  晚饭后,广场舞像电流一样激活大湾村。这支队伍里有杨习伦的身影,不管舞姿如何,他跳得不亦乐乎,人比之前更开朗了。

  家中,汪能保早早歇下了。明天他准备去山上拾柴火,给余静做顿热乎乎的饭菜。

  山上是晚霞般绚烂的红叶,山下是大湾人家红火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