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6日消息(记者孙冰洁)11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季校园防控健康提示》使诺如病毒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网友讨论。

  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消息显示,自9月以来,全国已经报告超过30起诺如病毒暴发的案例,涉及病例约1500例,且案例明确显示,诺如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学校。

  引发群体感染的诺如病毒究竟是什么?学校为何更爱“中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的相关专家。

  多地出现诺如病毒感染案例

  关于诺如病毒群体感染的最新公开报道出现在10月末。10月29日,沈阳市铁西区发现未来幼儿园陆续出现多名幼儿呕吐腹泻等症状,初步检查为急性胃肠炎。经沈阳市铁西区疾控中心对其中6名幼儿检测发现,为诺如病毒感染,目前幼儿园已主动停园。住院幼儿已经返回家中休养,部分幼儿的患病症状基本消失。

  而在此之前,亦有多地报告出现感染案例。

  10月22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报称,2020年10月21日晚22点40分左右,陆续有来自大化县曦龙湾幼儿园的16名幼儿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经查为诺如病毒感染。

  10月7日,山西财经大学学生出现感染性腹泻,经疾控部门取样检测,认定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9月30日,广东省高州市石板一中发生诺如病毒感染,21名学生因腹泻、呕吐到医院留观治疗。

  截至9月4日18时,西北民族大学共计265名学生出现不适症状,从9月2日开始,该校陆续有学生出现腹泻等症状,经多部门实地调查、取样检测,确定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叠加引发。

  而入秋以来,长沙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因呕吐、腹泻就诊的患儿也明显增多,很多被确诊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为何学校成诺如病毒高发地?

  关于这一问题,清华长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执行主任林明贵认为,学校之所以成诺如病毒的高发场所,与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学校的饮食安全密切相关。“现在年轻人普遍压力大、熬夜多、且缺乏锻炼,没能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导致体质相对偏弱,抵抗力低;另外,部分学校的饮食卫生也存在一定隐患,饮食不干净也会导致诺如病毒的传播。”

  但从诺如的发病症状来看,林明贵表示,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短,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发病也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由于其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少数患者因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绝大多数预后效果良好,大家不必恐慌,尽量养成良好的习惯,选择卫生安全的用餐场所。学校、部队等集体生活部门要尤为注意饮食卫生,务必把好水源和食物的安全关,避免采购容易变质的食材等。

  个人家庭学校如何预防?

  虽然诺如病毒症状相对较轻,但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一个不注意就可能引起学生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靳淼提醒公众,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注意: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同时,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多喝开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尤其是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比如处理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要及时进行消毒,必要时进行隔离。

  对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单位来说,还要做好诺如病毒感染的健康教育工作,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倡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利用多种方式开展诺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宣传,并加强饮水、食品卫生管理,对托幼机构等各类学校进行呕吐物和环境消毒方法的培训和传染病知识的培训。

  定期对校区/园区公共场所(如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卫生间等),重点部位(如门把手、楼梯扶手、水龙头、便器按钮、电梯按钮、上下床扶手等)进行通风换气、清洁及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