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8日消息(记者孙冰洁)近日,一名男子在乘坐北京地铁13号线时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此事在网络上激起不小的浪花,引发网友对公共场所配置“急救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热烈讨论。

  不少网友呼吁,公共场所应大力普及用于抢救心脏骤停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这样非专业人员按照指示也能使用。但也有声音认为:遇到突发事件,仅靠AED远远不够,如果不提高公众对急救工作的参与度,再多的AED也恐成为摆设。

  事件回放:地铁突发乘客心源性猝死事件

  9月25日上午,在北京地铁13号线霍营站,一名男子突然晕倒,现场乘客将其抬上站台,而后有两名热心群众先后对其实施心肺复苏。约半个小时后,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并将其送往医院抢救。遗憾的是,该男子被送医之后,仍因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这样猝死的案例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并不少见。国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资料显示,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因此,心源性猝死救援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近年来有不少业内人士通过各种途径呼吁要在公共场所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便携式医疗设备,能自动判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下达是否给予电击除颤的语音提示指令,可以被非专业人员使用。

  各地加快为公共场合配置AED

  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地方的确也在加快为公共场所配备AED的进程。早在2018年,浙江省绍兴市就将在公共场所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列入当年的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工程。要求按一定密度在全市文体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大型商场、养老服务中心、学校、车站、景区等重点公共场所配置AED,实现全市公共场所重点区域基本全覆盖。2019年,北京市卫健委也表示,将利用3年时间在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和全市390余个地铁站,以及公园、景区、大型购物商场等公共场所按照标准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并出台相关标准。

  “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配置AED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后,再发现院外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时,现场第一目击者可在第一时间利用AED对患者进行电除颤抢救,能够有效解决120医务人员很难在4分钟赶到现场施救的难题。”据首都机场医院院长刘兆祺介绍,为了在第一时间有效救助患病旅客,首都机场2016年开始在T1航站楼安装AED,并要求机场急救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致力于驻场员工和公众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传播工作。

  截至目前,首都机场3个航站楼共配置AED设备69台、备用设备8台,分布在值机区、候机区、进港通道、行李厅等人流密集区域。而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设置了5个急救室和2个急救站,并在航站楼北侧设置了一个急救中心,设有急救物质库和备用救治区。另外,大兴国际机场内也已经安装了AED设备40台。

  硬件要有 “软件”也要跟上

  “作为‘急救神器’,AED理应成为一种为人熟知的公共基础设施,未来仍需大力推广,以避免类似悲剧再发生。”但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严丽也指出,“硬件”配备只是公共场所急救功能的一部分。如何让更多人特别是飞机、高铁、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从业人员掌握急救培训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以便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对急病患者施以援手,将直接关系到公共场所的急救效能。

  此外,严丽认为,还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让更多人愿意参与到急救中来,愿意在他人发生危险时施以援手,而不是怕担责而选择袖手旁观。“这需要政策、法律包括心理层面的相关支持与保障,让见义勇为者不再惧怕。”这样才能培育和壮大专业的急救公益志愿队伍,提高他们在人群中的分布率,在人们需要急救时更容易得到专业的救助,为医疗急救的介入赢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