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7日消息(记者孙冰洁)“体育课也要留作业,是认真的吗?”9月22日,在教育部的一场关于体教融合保证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在谈到未来体育教育改革时,提到了“体育课也要留作业”,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一些网友认为:“是时候重视起学生的体育素养了,出发点不错。”但也有网友担心:“会不会又多了一门功课,让本就负担不轻的学生更累?”

  “体育课要留作业”是认真的

  “体育课留作业”是否已经板上钉钉?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给了明确回应,一定会留。

  按照教育部推出的学生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为两小时,即校内一小时、校外一小时。“从留体育作业来讲,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孩子在放学回家后,要留有一定的时间从事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王登峰说。

  “其实公众也无需对体育课留作业太过惊讶,这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过去的体育课课时有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加文化课的分数,有不少地区存在占用体育课的情况。

  但储朝晖也指出,“体育课留作业”实际上还有另一层考虑,其背后是近日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显示,未来体教结合的改革,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在校园体育课中要实现“教会、勤练、常赛”三个目标。储朝晖认为,从体育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以往的体育课并不注重教会孩子何种运动技能,只是出于强身健体、保持健康的动机。如今,按照教育改革的思路,学校体育课不仅需要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的运动技能,使其保持身心健康,还要教会他们专项的运动技能。而这些内容在课堂上教过之后,需要有课后的练习,才能让学生把这些知识和技能消化掌握。而将体育科目纳入未来的中考科目,也客观上要求学校需要对体育课提高重视,而学生放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与精力也要相应增多。

  体育作业不等于增负

  在明确了体育课要留作业后,接下来的问题是留什么、怎么留?是否会和数理化作业一样有量化指标?

  对此,王登峰回应道,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全员参与,学生要学会专项的运动技能,这意味着在老师教完了以后必须要有一定的练习,而这个练习就可以理解为体育作业。

  “从这一点来看,这意味着体育作业其实并不需要明确量化,也不要求学生必须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说放学回家一小时内必须要完成。”储朝晖说。

  而对于部分网友担心的“体育课留作业是否会变相加重学生负担”,储朝晖认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需要看各地的具体实施情况,但需要把握住一个方向,在体育课留作业的同时要相应地减轻文化课的负担,这也是教育部的一个要求,不能在原有课业压力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增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