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7日消息(记者孙冰洁)8月6日,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335名确诊病例中的最后一名患者在北京地坛医院治愈出院。至此,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确诊患者全部清零。

  据记者从北京地坛医院了解,此次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确诊病例中,男性187例、女性148例,平均年龄42岁,平均住院日27天。经过56天的努力,患者收治率为100%、中医药参与救治率为100%、患者治愈率达100%,医务人员实现零感染。

  17年前,地坛医院是北京抗击“非典”的主战场之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之时,地坛医院再次成为北京市第一个承担医疗救治任务的医院。

  6月18日,地坛医院医护人员紧急转移患者、清空病房(央广网发 图片来源:北京地坛医院)

  在6月11日北京新发地疫情发生时,地坛医院只剩下一位新冠肺炎患者。“估计没几天就能清零了,大家都盼望着这天早点到来。谁也没想到,一场硬仗又接踵而至。”地坛医院宣传科主任陈明莲说。

  有了前期的经验,面对突如其来的“入院潮”,地坛医院忙而有序。腾空应急病区,是医院的第一步决定。6月13日周末,应急病区6个病区陆续开放。接下来,按照“床等人”的原则,医院根据疫情的变化,进行了多轮“搬家”。6月18日晚,421名住院患者全部被转移。经过这次大“搬家”,医院为北京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提供了1070张床位保障。

  7月3日,地坛医院ICU病房,刘景院与杜斌、童朝晖、姜利共同救治危重症患者(央广网发 图片来源:北京地坛医院)

  专家资源同样集中调配。曾支援“武汉保卫战”的北京协和医院杜斌、北京朝阳医院童朝晖等主任医师集中到地坛医院,与地坛医院刘景院、李兴旺等主任医师一起进行诊疗。上不上抗生素,上什么抗生素、持续几天时间,甚至呼吸机一个参数的调整,北京市危重症专家组的10多位重症、呼吸、护理专家都会集体讨论后给出精准治疗方案。

  27岁的小娟是此次疫情中唯一使用ECMO的患者,6月12日入院后不久,她就出现了呼吸衰竭,6月13日进行了紧急气管插管,可仍然没有遏制住病情。6月15日,经专家评估,对小娟使用ECMO进行生命支持治疗。“上了ECMO后,加上溶栓药就出血,可一停药,又血栓了”……小娟的救治可谓一波三折。在医护人员日夜悉心的照料下,使用ECMO的第12天,小娟成功脱机,闯过了“鬼门关”。

  据陈明莲介绍,此次疫情累计有5名危重型、21名重型患者。地坛医院成立多学科专家组,每天2次筛查,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经过积极救治,重型、危重型患者全部转为普通型和轻型。根据细化分类的救治原则,地坛医院还专门成立了重症过渡病房,对患者进行更精细化的过程管理,避免病情偏重的患者分散在多个病房,造成监护不周。

  随着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最后一名确诊患者的出院,地坛医院已逐步恢复正常的诊疗工作,继续承担应急医疗救治任务和为其他患者提供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