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日消息(记者王晶)对于残障人士来说,障碍总在不经意间出现,可能是门口的台阶,也可能是不连续的坡道,或是高出地面几截的灶台。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基本条件。为残疾人特别是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不仅方便他们的生活起居,还能解放原本被占用的家庭劳动力,是助力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之一。

  8年前的今天,国务院颁布我国首部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行政法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标志着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步入了法制化轨道。那么,时至今日,无障碍环境建设将如何惠及脱贫攻坚?我国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的改造,是否还将有进一步提升空间,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残联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办主任吕世明。

  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潭柘新区社区6号院,残疾人及家属在无障碍坡道上通行(央广网发 北京市残联供图)

  平均每6个家庭有1个残疾人

  ——无障碍地使用卫生间、与他人沟通  他们需求迫切

  记者:目前来讲,残疾人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有何实际需求?

  吕世明:残疾人对在家庭生活中无障碍地做家务、洗浴、使用卫生间、与他人沟通等方面,都有着迫切的需求。

  我国是世界上残疾人数占总人口比例最多的国家,平均每6个家庭就有1个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特殊需求群体融合共享社会生活的重要前提条件。“十三五”以来,中国残联将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作为工作重点部署推进。

  解放劳动力,是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实现脱贫第一步。今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中国残联仍将继续重点推进此方面工作。

  记者:无障碍建设已纳入国家政策,涉及脱贫方面规划是否也在逐步推进?

  吕世明: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脱贫路径中的关键一环,政策正在逐步落实。

  2016年,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等26个部门和单位印发《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面有效扩大”等目标和措施。

  2017年,中国残联下发《关于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通知》,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提供技术指导支持;同年9月,张海迪主席在全国政协第22次议政性常委会上作《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问题》的书面发言,提出将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纳入精准扶贫目标。

  记者:无障碍建设除了惠及残疾人,还有哪些必要性所在?

  吕世明:老年人、儿童也将受益,所以我们要特别关注建立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认证制度、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农村和特色小镇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无障碍智能产品的科技研发智造和应用效能等。不应当把无障碍看做是一个高配,而应当是标配,无障碍绝不是小众群体受益,而是大众所需。

  2016至2019年,全国为435万人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其中包括55万贫困重度残疾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率从2017年的9.6%到2019年的40.7%。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央广网发 中国残联供图)

  让残疾人“行得通、出得去”

  ——制定“家改”标准  要与残疾人的生活保持契合

  记者:无障碍环境需求日益增多,我国还面临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吕世明:当前,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针对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的改造,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首先,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需求迫切、量大面广。

  其次,改造项目和水平不高。由于受资金等客观条件限制,现有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项目还仅限于修建坡道、加装扶手等简易改造,改造标准偏低、水平不高,改造项目与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与期盼差距较大。

  记者:家庭无障碍改造是细节的优化,如何体现对残疾人的关怀?

  吕世明:就此,2017年,中国残联下发了《关于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通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标准,为各地开展改造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实际上,家庭无障碍改造是细节的优化,住宅改造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与残疾人的生活保持契合,在细节的处理上用心用情,见微知著,最大化地体现安全、实用、便利。

  记者:从“配餐”到“点餐”,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如何体现差异化?

  吕世明:以河北省沧州南皮县为例,“量身定制”的家庭无障碍改造,体现了差异化设计以求无障碍辅助效果的最大化。9年前,南皮县潞灌乡东唐家务村的小迪因意外事故造成脊髓损伤,下身瘫痪,需常年与轮椅相伴,原本可以一步跨过的水泥台阶变成了走出家门的绊脚石。

  如今,家门口的两级台阶被改造成长4米、宽2米的水泥坡道;厨房安装了不锈钢移动式低位灶台以及4排扶手。他可以坐轮椅去烧水、做饭,还能在家焊接小型变压器,多干几份赚钱的零活。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央广网发 中国残联供图)

  逐步扩大“家改”受益面

  ——8月底前完成2020年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记者:要实现这个“小目标”,如何实现多部门联动?地方如何具体落实?

  吕世明:疫情当前,但推动这项工作的力度未减。

  7月15日,中国残联与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全国老龄办等8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将残疾老年人作为家庭无障碍改造重点支持和补助对象,这对于推动建立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河北、辽宁、黑龙江、浙江等24个省区市为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或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或省残联与住建、民政、扶贫办、财政等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文件层级高,实施力度大;一些地方通过将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纳入脱贫攻坚大局、争取财政加大资金投入等多种措施推进。

  记者:聚焦脱贫攻坚,下一步还有哪些安排?

  吕世明:中国残联将要求各省级残联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督导,既关注评估数量,又关注质量效果,确保改造发挥效益。

  此外,也要切实落实民政部、中国残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整合资源,形成残疾人、老年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合力,探索建立残联、民政、老龄、财政等多部门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

  接下来,力争8月底前完成2020年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