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记者王启慧)近年来,我国老年健康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理念逐步树立。同时,随着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提升,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中的问题逐步凸显,疫情防控常态化对传统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又提出新的挑战。

  据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黄石松研究发现,从数次人类遭遇的重大传染病事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来看,老年人群体在疫情中的健康保障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因此,构建起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尤为重要。

  疫情防控常态化,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应该如何完善?哪些方面需要补齐,哪些方面需要持续发力?目前的健康服务体系存在哪些缺陷?黄石松介绍,以北京为例,从2009年北京提出《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年)》起,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理念逐步树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是,目前来看,城乡之间依然存在着机构设施布局不均,药品、仪器、检测等物资供应储备不平衡,医护人员下沉仍有困难等问题。“此外,总体上,老年人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健康服务存在结构性不均衡问题,以综合连续的方式向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的能力尚待提升。政策支持上,包括资金支持、医保支付等力度尚待进一步提升。”黄石松表示。

  针对目前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中的问题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实需要,黄石松认为,必须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分类保障老年健康服务,既要保障基本健康服务,解决兜底的问题,又要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使老年健康服务内容要更加丰富。坚持就近就便,科学规划、优化设施及机构布局,推动服务资源下沉到社区居家,把养老服务和健康服务送到老年人的周边、身边、床边。

  抗疫过程中,智慧技术助力检验检测,服务物资管理和调配,助力社会动员和社会管控。“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智慧技术对普及在线就医、线上社区交流、远程照护和远程安全监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公平可及、综合连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黄石松表示,必须要推进老龄科技创新。

  “全方位加强基层社区能力建设,加强社区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加大家庭床位巡诊服务供给,做实老年人家医签约服务,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老年人应急防控机制和社区基层治理的作用。”同时,他提出,要将农村老年人健康评估与管理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定期对农村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常规体检、就医就诊教育,提高农村医保报销上限和比例,建立山区农村集体配置急救车制度,制定实施村卫生室医护人员培养、使用、晋升和补贴倾斜政策。

  此外,黄石松认为,要加强中医药的作用,让中医药在老年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个环节中发挥作用。同时,需要破除制度障碍,推动社会办医。“那怎么去办?怎么精准施策?这是我们躲不开绕不过去的一个重大问题。”黄石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