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剪辑:李帅

编导、采访:刘一荻

  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记者刘一荻)今早乘坐北京地铁6号线上班的李先生惊喜地发现,列车车厢内一扇透明的窗户突然变身显示屏:完整的北京地铁路线图、立体的站台地图、到站信息等一一出现。列车车门上方的停靠站表也被显示屏取代,和“车窗屏”交相辉映,科技感“爆棚”。“我特意坐在附近认真看了一会儿,感觉这扇‘魔窗’带我穿越到了未来世界!”

北京地铁6号线列车车窗变身科技感显示屏(央广网发 北京地铁公司供图)

  智能列车乘客服务系统上线

  北京地铁公司技术部副部长李宇杰介绍,这一风靡网络的“车窗屏”全名为“首都智慧地铁”科研项目成果——智能列车乘客服务系统(T-IPSS:Train - Intelligent Passenger Service System,以下简称“智能系统”),由北京地铁公司联合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发。目前正在北京地铁6号线进行试验。据了解,智能列车乘客服务系统是面向最优出行体验的全新一代地铁乘客服务系统。该系统采用大量新技术,与传统系统相比,具有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等显著优势,代表乘客服务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2019年起,为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北京地铁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了整体规划,初步构建了一个包括智能客服、智能运行、智能维护和智能管理四大应用场景的智慧地铁运营新模式,不断打造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智慧运营新模式。“而‘魔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未来北京地铁公司还要进行智慧车站等的工程建设。”李宇杰表示。

  “魔窗”究竟有啥用:提高搭乘便捷度、保障乘车安全

  不少第一次乘坐北京地铁6号线的乘客难免对站内、车内情况不熟悉。李宇杰表示,路线信息,车站设施,特别是洗手间位置、电梯位置、车站出口、周边商业设施等常见问题将会被“魔窗”一一解答。

  记者在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站台上注意到,“候车引导屏幕”和屏蔽门结合,当“智能列车”到来前,可提前告知乘客“智能列车”的运行位置、不同车厢拥挤度、强冷弱冷车厢位置,方便乘客选择合适位置候车。

  记者发现,“魔窗”的上方还装有感知摄像头。李宇杰解释称,这相当于智能列车用于保护乘客安全的“眼睛”,通过图像识别和智能分析技术的运用,及时发现乘客异常现象,如不佩戴口罩、晕倒、求救等,相关信息还将反馈给列车驾驶员和相关工作人员,方便帮助乘客。同时,列车司机前方也加设感知设备,利用司机面部特征推断驾驶状态,一旦监测到疲劳、分心,系统就会语音提示,让列车运行更有安全保障。

北京地铁图像识别和智能分析技术(央广网发北京地铁公司供图)

  近期由于疫情原因,北京地铁推出超常超强运行图,6号线在工作日高峰列车采取大中小多交路套跑、大站快车等运行方式。下一步,“魔窗”还将支持特殊运营信息的提示。

  此外,智慧列车还可以实时采集车内满载率、温度、湿度、空气等信息,与其他列车运行数据一并上传运营监控云平台,为舒适度改善、运营管理提供数字化依据。平台还支持扩展“千里眼”、“顺风耳”、“智能运维”功能,列车区间运行过程中,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主动感知(TIDS),只要前方出现构成危险的障碍物、人员,系统自动报警、提示降速;列车回库后,连接库内WIFI上传运维数据,为设备维护、故障预测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地铁建设持续推进“魔窗”只是开始

  在未来,智慧地铁究竟长啥样?李宇杰强调,数字化、信息化是其中的关键词。

  大量的数据会在各个层面展示出来,按照需求推送给不同的需求人,如乘客、地铁站工作人员、地铁运营管理者等,实现按需获取数据。未来的智慧地铁会形成以列车和车站两个计算的核心点,完成大量前端数据的采集。而这两日“爆红”的智慧列车只是其中一部分,北京地铁公司计划在未来的3至5年内构建出智能客服、智能运行、智能维护、智能管理四大应用场景的功能。“让通勤的乘客舒适乘车,减少排队的时间;帮助新旅客及时获取有用的出行信息。”这是李宇杰向记者描绘的北京地铁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