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6日消息(记者孙冰洁)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波及各行各业,随着疫情防控释放出积极信号,连日来各部门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企业复工复产有序展开。但对于家政行业来说,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从业人员免不了与人密切接触,其复工之路更为艰难。如何渡过难关,是家政业及从业人员亟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春节过后本是家政业务的高峰期,如今受疫情影响,需求量呈现“断崖式”下跌,复工之路困难重重。“因为疫情,我们有4500多个阿姨没有复工,超过100个职能岗位的人和经纪人无法准时返回工作岗位,最长的在家超过了1个月,疫情如果持续3个月,加上1月份的淡季,预计经济损失会超过1800万元。”家政企业“阿姨来了”创始人周袁红告诉记者。

  “阿姨来了”公司成立于2007年,员工610人,80%为外地员工,在全国主要大城市拥有90家门店。在册家政员23万人,其中7%是湖北籍。过去一年公司正处于上升阶段,年安置上岗的家政员多达3万人次,2019年创造的劳务产值12亿元,中介费收入近亿元。

  受疫情影响,近日58到家也推迟了赴美IPO进程,到家集团CEO陈小华公开表示,如今业务几乎无法开展。他判断,若疫情持续影响两三个月,家政行业规模或仅存原来的10%到20%。

  与餐饮行业可以暂时转型做外卖或将员工外包不同,“人”是家政行业的核心资产,行业属性决定其业务必须进行线下交付,且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这使得疫情对行业的冲击远超餐饮行业。

  据记者从上海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了解,截至2月20日,协会下属的510家会员单位,累计申报复工企业58家,复工率仅为11.31%。

  由于大部分家政员在沪无居住证,不符合严控疫情中的相关要求,从而直接影响了复工进度。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上海家政行业的预测复工率为:2月20日至3月15日在20%左右;3月16日至4月30日,力争达到60%。如疫情解除,所有限制缓解,预计在两周左右将迎来行业全面复工,复工率可达到80%左右。

  目前家政行业复工主要受限于客观的交通通行、门店开放、居民社区进入管控等情况,部分复工企业均以线上业务为主,入户服务量骤减,转型探索企业保洁消毒等。有企业开发出了可动态追溯家政人员健康状况的智能系统,也有企业完成了服务内容的“微转型”,在家庭之外的“公共空间”找到了新方向。

  另一方面,随着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开始陆续展开,各行业相继复工复产,各大中小城市对家政员的需求也开始上升,特别是有老人、小孩需要照料的家庭,对家政的需求更加迫切。

  “家政服务需要家政员进入消费者家庭,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对安全的要求更高。”为助力家政行业有序复工,在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冼国义表示,商务部积极支持家政服务业在遵守“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安全有序复工。目前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组织行业协会制定发布了家政服务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提出家政服务人员应按要求进行隔离、登记、持证上岗等多项服务规范,为疫情防控期间家政服务企业的运营提供了指引。同时,布置地方商务部门为家政企业协调提供防护用品,协助提供隔离场所,协助落实相关支持政策。

  此外,冼国义还表示,商务部正在研究为消费者提供家政服务员相关健康情况的查询服务。这一查询服务将基于2019年商务部开发的“家政信用查”手机APP进行。目前该APP的主要功能是归集家政服务员的身份、犯罪记录、健康体检状况、培训和就业等信息,经家政服务员授权,消费者可依法进行查询。近日,商务部在卫健委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家政信用查”APP上开发建设了家政服务员健康管理模块,拟于近期正式上线。实名认证的家政服务员可自主授权查询其是否属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尚在观察期内的密切接触者,并在自愿前提下向消费者出示查询结果。“这将有助于社区的管控、家政企业的管理,让消费者放心,推动家政服务业加快复工进度。”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