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三亚12月6日消息(记者刘一荻)电影行业在不断创作和生产新作品的同时,也在精进修复和保护技术,以留存老电影的光彩。经典修复片成为电影节的重要放映单元,要追溯到2004年的戛纳电影节。此后,无论是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还是上海国际电影节,都出现了修复影片的身影。今日(6日),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召开了以“探讨修复技术,让经典影像再现光彩”为主题的电影修复论坛。世界各大电影修复和档案机构的嘉宾到场分享最新修复成果,讲述修复故事,探讨修复技术。

  今日(6日),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电影修复论坛召开。(央广网记者 刘一荻 摄)

  古老的佳片因岁月风蚀和不可抗拒的因素而成为蒙尘的明珠。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专家Cecilia Cenciarelli希望通过对电影修复使老电影再次焕发生机,“给人们带来古老、经典的体验。如果不做修复,电影可能就是相框里的画、博物馆里的展品。修复后重新进入荧幕,电影就又一次活了起来。”

  “电影是作为娱乐产业诞生的。”Cecilia Cenciarelli表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思想的变化,很多电影人开始希望将这一娱乐产业变成艺术,“让大众明白,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不同形式的艺术,这种艺术值得保存,为我们的下一代留存艺术成就。电影是一种记录,经过拷贝之后,它就能被送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让其他国家的人都能够看到。”

  但Cecilia Cenciarelli坦言,电影的修复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并且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问题,“比如资金和技术等。如果幸运的话,你可以拿到原始的副片。如果是1900年或是更早的电影的话,可能就比较难了。”Cecilia Cenciarelli强调,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详尽的背景研究都是关键中的关键,“尽量多的搜集电影资料,在确认所拿到的是最好、最完整的资料前,都不应该开始修复工作。不然几年后又找到更好的资料时,还需要重新做修复的工作。”

  在日本电影资料馆馆长冈岛尚志看来,大型电影节和电影档案馆是电影存档工作中重要的两股力量。但他同时表示,电影的存档需要有不同的类型,如故事片、纪录片等,“这样对电影的修复是健康的。”

  电影修复工作没有终点。Cecilia Cenciarelli认为,修复跟电影本身一样,与科技、信息等密切相关,技术的变革会给修复工作带来改变,“目前我们运用的只是以我们所知的技术来进行电影的修复。”但她坦言,先进的技术也一把双刃剑,“高科技创造出了很多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对电影的发行也有积极作用。但是它也有危险性,电影修复人员运用技术时应该谨慎,不能够因为技术而危害了电影。”正因如此,Cecilia Cenciarelli认为电影修复要保持一定的透明度,“如果有人想趁机加入一些元素的话,大众就会知道修复过程中做了什么。”

  修复好的电影如何被观众重新接受?这一话题引发到场嘉宾的热烈讨论。冈岛尚志坦言,日本电影资料馆曾在日本国内对修复后的影片进行商业展映,“但是非常的惨淡,根本就没有人想看这样一部电影,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对这样的电影根本不感兴趣,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上海电影技术营销部总监贺欣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不用纠结修复后的电影是不是必须在大屏幕上看到,我们希望能与平台和技术公司进行合作,也希望能够举办类似的电影节或影展。”Cecilia Cenciarelli则表示,面对年轻的观众,如果能在全新的移动终端上欣赏到修复后的老电影,“他们的观感可能就不一样了,市场也会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