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8日消息(记者刘一荻)10月26日13点58分,随着最后一车石料填平龙口,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提前一个月成功实现大江截流,黔江水流改由已建成的左岸泄水闸平稳下泄。记者今日(28日)从水利部获悉,这是珠江流域治理开发与管理的里程碑,标志着大藤峡工程二期建设正式启动。

   

  大藤峡截流现场。(央广网发 水利部供图)

  大藤峡水利枢纽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最长的峡谷——大藤峡出口处,控制西江流域面积的56.4%、西江水资源量的56%,控制洪水总量占梧州站洪量的65%。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它集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等综合效益于一体,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为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提供坚实屏障。

  据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藤峡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挡水坝、泄水闸、发电厂房、船闸、灌溉取水设施及两个鱼道等。工程总投资357.36亿元,总工期9年,并于2014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分左右岸两期施工,左岸工期5年,先行建设左岸泄水闸和厂房坝段、船闸及副坝工程等。右岸工期4年,主要建设右岸泄水闸和厂房、黔江主坝鱼道等。

  大藤峡公司总经理杨启祥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大藤峡水利工程)船闸下闸首人字闸门高度47.5米,世界第一,比三峡船闸人字闸门还高出9米;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装机容量20万千瓦,国内最大;泄水闸弧形工作闸门推力负荷71000千牛,居国内闸坝式工程前列;独特的双鱼道布置工程国内罕见,满足红水河珍稀鱼类洄游繁殖的过坝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珠江水量仅次于长江,在全国主要江河中位列第二。大藤峡工程所处的黔江河段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河道流量大,多年平均流量4150立方米每秒,河床深切,截流处最大水深约26米。为确保实现大藤峡工程大江截流重大节点目标,珠江委、广西水利厅加强上游水库联合调度,加密水情、雨情监测预报,严格控制下泄流量,创造有利截流条件。大藤峡公司董事长廖志伟向记者介绍,本次截流工程共贮备大块石、钢筋笼、四面体等抛投料12万立方米、石渣140万立方米,出动大型机械100多台套,经过18天昼夜奋战,终于截流成功。

   

  10月26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现大江截流。(央广网发 水利部供图)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大藤峡水利工程在珠江流域防洪、提高西江航运等级、水资源配置、水生态治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缓解广西电力紧张局面、解决桂中旱片缺水问题、带动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显著。防洪方面,通过与上下游水库联合调度,大藤峡水利工程可将广西梧州市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升至100年一遇,珠江三角洲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升至200年一遇,兼顾提高西江、浔江堤防保护区防洪标准。而在航运方面,可将黔江通航吨级由当前的300吨级提升至内河航运最高等级3000吨级,年均运输货物量较当前提高3倍,达5189万吨;发电方面,电站装机总量16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60.55亿千瓦时;水资源配置方面,调配西江枯水期径流,抑制河口咸潮上溯,保障澳门及珠江三角洲1500万人供水安全,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联合调度,为粤港澳大湾区7000万人输送清洁水源;灌溉方面,解决120.6万亩耕地、138.4万人干旱缺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