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10月25日消息(记者孙冰洁)24日,主题为“新时代网络电影的融合与破冰”的首届中国网络电影周高峰论坛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召开,来自学界、行业、创作、研究机构等领域的30多位业界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等齐聚论坛,从平台、内容、产业、教育四个维度开展四轮高端对话。

  10月24日,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在首届中国网络电影周高峰论坛上发言(主办方供图)

  中国网络电影正方兴未艾,经过了5年的发展,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看来,网络电影依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万物互联和视频流的时代即将到来,这将为网络电影提出更多多样化、差异化的市场需求。他也指出,网络电影的创作和产出要遵循内容生产的基础规律,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凝聚向善向上的精神内核,为中国网络电影产业的发展和中国文化新业态的转型贡献力量。

  在论坛的第一场高端对话环节,围绕“平台优势:网络化生存与产业新机遇”这一话题,来自网络视频平台公司的六位负责人从多个角度展开了对话与探讨。

  爱奇艺会员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介绍了爱奇艺在网络电影方面未来要做的几件事情,首要的便是减少数量。“网络电影的数量很多但是参差不齐,未来将向精品化的方向倾斜。”同时还要更早介入电影的生产、营销和创作,帮助网络电影提升作品的完整度和质量。

  对于目前网络电影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企鹅影视副总裁常斌深有体会。他认为目前网络电影的商业模式还是平台补贴,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一个良性的路径是通过提高作品的质量,让观众愿意为网络电影单片付费。

  阿里大文娱电影业务负责人、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淘票票总裁李捷则从另一角度提出了自己对网络电影的看法。他认为,过去三年,网络电影的进步非常明显,网络电影及网络短视频对电影行业带来冲击,同时也带来了进步。但内容永远无法替代,要互相促进,良性竞争。希望通过下一个三到五年的发展,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的差距越来越小。

  网络电影所折射的互联网的力量本质是什么?芒果TV党委委员、副总裁易柯明认为,经过这么多年互联网发展,互联网不再是一个项目,不再是一种业务,不再是一种产业,甚至不完全是一种事业,互联网成为了一种属性,成为了时代所有人、所有机构、所有公司的属性。当它成为基本属性的时候,属性体现的重要特征就是一定有它的阶段性,网络电影也有其阶段性。

  1905电影网董事长李玮也认同网络电影发展的阶段性,她说,就网络电影或者是网络剧而言,电影的分类不以网络和数字院线来区分,而是有内在的分工,之所以产生院线电影、数字电影,在网络上以载体来区分,这就是发展的阶段性。

  移动电影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高群耀则表示,希望通过电影+互联网、以移动互联网赋能电影院的方式,使中国电影真正走向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

  围绕“内容为王 新时代网络电影的创作转型”这一话题,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王瑞教授认为,网络电影目前遇到的问题是类型偏窄,这是一个困境。如果网络电影能够实现更多类型,长远来看,会为中国电影的多样化贡献力量,就近看,也会给一些电影从业人员提供更好的机会。

  在著名编剧、导演张杨看来,网络电影需要提高门槛和标准。“以前一提网络大电影就感觉质量不太高,实际上这些年很多片子制作成本是非常高的,质量也不错。通过网络观看电影的观众,审美也提高,对电影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观众不会满足于过去的电影初级时代,对内容和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著名策划、制作人、独立批评家王旭东发表自己对电影创作的看法(主办方供图)

  著名策划、制作人、独立批评家王旭东直言“内容为王,‘王’就是好故事”。他举了一个例子,1984年中国电影市场百废待兴,但一批优质作品相继涌现,振奋了当时疲软的市场。“二十多年过去,如今我们讨论网络电影,如果没有振奋人心的力量,我们是搞不好创作的。”

  聚焦网络电影产业发展,在本次论坛的第三场高端对话中,行业内的六位嘉宾围绕“行业先锋 网络电影思维与发展新格局”展开了主题讨论。

  “网络电影量很大,精品不足,这个是目前大家都有的感知。”中国青年报内容合作部主任兼中青在线副总经理付豪杰强调了网络电影的内容精品化,认为只有精品才有更大的效应。

  网络电影《大地震》制片人、慈文传媒电影公司总经理罗劲松分享拍摄《大地震》的心得(主办方供图)

  今年的口碑之作、网络电影《大地震》制片人、慈文传媒电影公司总经理罗劲松分享了拍摄《大地震》的心得,他说,电影能够从大银幕到小荧屏,符合电影产业的发展,也适合当下观众的欣赏水平,希望中国的网络电影能够发展的越开越好。

  电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批优秀人才,最后一场对话围绕如何加强人才培养、打造网络电影新力量展开。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冠平认为,在视觉影像文化大爆发的时代,培养影视人才还是要重基础,特别是要加强人文教育,这才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根基。

  四川大学比较电影研究所所长峻冰分析了当前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他说,无论是针对院线电影或者是网络电影,还是电视剧,内容仍最重要,在这一前提下,网络电影的创意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副院长罗思看来,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匠人精神,首先是安稳安分地扮好自己的角色,扎扎实实地在领域内深耕,找到自己的重心,唯有如此,电影行业的未来才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