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5日消息(记者张佳琪)今日(15日),在第六个国家“扶贫日”来临之际,教育部举办了第二场“教育奋进看落实”系列新闻通气会。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扶贫肩负着“两不愁三保障”“五个一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等重要任务,教育行业扶贫、定点联系滇西、定点扶贫等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据了解,目前,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已成为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直属高校成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记者了解到,2012年以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44所综合类和理工科为主的直属高校承担了4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定点扶贫任务。据统计,2018年,全国各直属高校领导赴定点扶贫县调研3394人次(其中,学校主要领导66人次),开展督促指导131次,选派挂职干部139人、村第一书记55人。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晁桂明介绍,各直属高校创新帮扶形式,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资源优势与贫困地区扶贫短板结合起来,把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要素传播到贫困地区,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同时发动各自的全校力量,调动校友和社会资源,引导各类资金、管理要素等向定点县聚集,创新开展各类特色扶贫项目。

  2019年,教育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充实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力量的通知》,新增19所高校采取“1+1”模式,由1所已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直属高校与1所尚未承担扶贫任务的直属高校共同定点扶贫一个贫困县,并增加江南大学助力其他中央单位完成定点扶贫任务。

  截至目前,44个定点扶贫县已有20个县实现脱贫摘帽。

  形成具有“高校品牌”的特色扶贫路径

  清华大学建立教育扶贫远程教学平台,先后建立了1100多个县级远程教学站,包括550余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培训学员240余万人;南开大学帮扶甘肃省庄浪县建设了29个“公能”素质教育发展教室,已实现乡镇小学基本全覆盖。记者了解到,2018年各高校通过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根据各高校自身优势,形成了具有“高校品牌”的特色扶贫路径,助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在智力扶贫方面,各高校通过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开展调查、论证、研究、推广、培训等工作,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咨询服务、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在健康扶贫方面,相关高校通过发挥医学学科专业及附属医院作用,帮助定点扶贫县改善医疗卫生设施和条件,提升当地医疗服务能力;在进科技扶贫方面,各高校通过发挥学科优势,助推种养业、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发展升级,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中草药、民族文化用品、民族传统技艺等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在社会扶贫方面,各高校充分发挥社会交流特别是校友作用,为当地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各高校还集中组织了特色扶贫活动。据统计,2019年,全国有122万名大学师生、23.8万个创新创业项目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对接农户74.8万户、企业2.42万家;设立公益基金480余项,基金规模达3.6亿元。同时开展“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2019年,共遴选239支大学生团队赴“三区三州”等242个县(区、市)的345个贫困村开展活动,进一步巩固推普脱贫成果,保障推普工作常态化。

  探索高校扶贫新模式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任务的不断提高和形势的发展变化,扶贫工作也要有新的组织形式、方法措施和目标要求。

  晁桂明表示,各高校正在探索开展地域群、组团式、联盟化的高校合力攻坚,加强高校间扶贫工作的合作和交流,结合贫困地区需求,做大做强做优贫困地区产业,健全和巩固优化产业链条,打造高校扶贫新品牌。

  同时,加大高校扶贫的人才和科技服务支撑,更需要人才和科技创新力量。对此,要组织引导更多的高校专家人才关注扶贫事业、投身扶贫行业。

  晁桂明提到,要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贫困县摘帽后,各高校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保持教育扶贫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提升教育脱贫攻坚质量,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