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脱贫攻坚地方行】穿好藏袍迎接山外人 草原上的脱贫攻坚战

2019-09-19 16:1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碌曲9月19日消息(记者王启慧)九月下旬的甘南阴雨连绵,沿213国道一路深入碌曲草原腹地,就可到达尕海镇尕秀村。四面连绵不断的大山将尕秀村环绕其中,牦牛和藏羊散落在辽阔的高原草原上,惬意生长。

  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藏区牧民以高山牛羊为伴,以草原湖泊为家,逐水草而居。

  草原生活虽朴实浪漫,但如若不谈风景,牧民真实生活却存在着太多不便。“交通不方便,以前儿子上学的时候,我要骑马或摩托车去送,路程遥远,麻烦着呢!”58岁的拉毛加谈起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出行难、看病难、水电难是他最发愁的问题。

  为了让牧民不离开草原又能过上稳定的生活,实行草场承包到户后,尕秀村分别在2003年、2013年实行游牧民定居工程和易地搬迁工程,通过扶持,牧民集中定居。定居后,村内统一供水供电,医院看病、教育读书都跟过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拉毛加的两个孙子上学,从家到学校只有700米的距离,儿子和孙子两代人上学的对比,让他真切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但长久的生活习惯依然遗留下了很多问题,“那时候没有生态、卫生意识,牛羊就在院子里,脏得很!”

牧民实现集中定居后,儿童在村里就可接受教育。(央广网记者 王启慧 摄)

  在注重生态保护的今天,尕秀村逐渐认识到打生态牌、吃生态饭、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是必然选择。2017年,通过政府引导、支持,尕秀村在原有村貌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使用生物降解厕所、太阳能采暖、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新科技,全面推动“环境革命”,藏区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拉毛加通过经营牧家乐,提高了家庭收入。(央广网记者 王启慧 摄)

  绿水青山是大自然赐予甘南的礼物,也是尕秀人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海拔3300米的高原生态和草原风光,是无数人的向往之地。拉毛加和妻子贡去乎草就在这里开起了牧家乐,原汁原味的藏族特色住宿、饮食以及直观的文化感受,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牧家乐收入一年能有4万块。”加上70多头牦牛带来的畜牧收入,拉毛加一家8口人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

  在尕秀村,拉毛加的“拉杰牧家乐”并非独此一家。

  “目前村子里有67户牧家乐,旺季时生意最好的牧家乐一天就能营收1500元,整个旺季6-8月份能赚十几万元。”包村干部石向阳见证了尕秀村的日子在一天天变好。村里把原有民居改造与新建旅游景点结合起来,把生态畜牧业与文化旅游业结合起来。尕海镇书记苏努东珠告诉记者,今年尕秀村接待游客43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7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13500元。独具民族特色的藏家民居、藏式门楼,畅通整洁的水泥村道、错落有致的休闲广场将尕秀打造成了“生态旅游第一藏寨”。

尕秀藏寨民俗度假村(央广网发 任磊 摄)

  牧民从牧场走向市场,很多人把牲畜卖掉专门从事旅游服务业,草场得到休养、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全村产业逐步由传统畜牧业向文化旅游业发展转变。

  互联网时代,发展旅游产业,电子商务必不可少。2017年,“藏宝网”应运而生,尕秀村的精准扶贫户、困难户可将农副产品放到网络上销往全国各地,依托着多种收入来源,尕秀村在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并成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的模范村。

  将旅游资源变为资产入股正在开发的东喀尔古城堡景区、以集体土地入股晒银滩帐篷城……尕秀村不断探索“支部+合作社+产业”“支部+公司+电商”“党员+牧户+产业”的牧户分红等产业模式。跨过脱贫这道坎,致富是尕秀人的奋斗目标。而马术、射箭、弹唱、锅庄等丰富的民族文化形式,将为尕秀人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几近十月,甘南虽已过旅游旺季,被尕秀人称为“神山”的大山还郁郁葱葱、巍峨俊美,山水环绕的尕秀在清冷之中散发出别具一格的藏区风情。对于尕秀人而言,旅游不是复制,而是独一无二的藏寨;脱贫不是离开草原,也不是背井离乡换上城市的衣裳,而是穿好藏袍,让山外的人走进来,走进甘南的草长水美,走进藏区的民族特色,走进尕秀的藏寨旅游文化。

编辑: 杨璇铄

【脱贫攻坚地方行】穿好藏袍迎接山外人 草原上的脱贫攻坚战

九月下旬的甘南阴雨连绵,沿213国道一路深入碌曲草原腹地,就可到达尕海镇尕秀村。四面连绵不断的大山将尕秀村环绕其中,牦牛和藏羊散落在辽阔的高原草原上,惬意生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