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元素”产品“当红”2019中国旅博会

2019-09-07 11:1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天津9月7日消息(记者李展鸿)9月6日上午,2019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展会第一天就吸引了许多民众前来观展购物。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会场展出的众多商品中,拥有“中国元素”的产品最受民众喜爱。

  朱先生一家在挑选“毛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展鸿 摄)

  来自河南的朱先生一家在一个展位前停留了很长时间,他们马上要出国旅行,正在为外国朋友挑选几件小礼物,最终,他们挑选了两只“小猴子”。原来,这些枣核大小的“小猴子”,是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手工艺术,叫“毛猴”,它们的四肢是用蝉蜕(蝉褪下的空壳)做的,而身子是由一味叫做“辛夷”的中药塑成,一个个小毛猴被手工艺人塑出各种生动的动作神态,表达着诸如“长寿”“吉祥”“孝顺”“幸福”等意象。

  “毛猴”作品《中国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展鸿 摄)

  年近六旬的毛猴手工艺人任先生向记者介绍:“自己做毛猴已有三十多年,做这个的原因就是喜欢,觉得这是老祖宗的东西,充满着中国人的智慧,体现着中国人的生活乐趣,寄托着中国人的美好愿望。今天已经卖出好些个了,特别是一些外国人对这个尤其感兴趣。”任先生说,毛猴很小,创作的时候需要全神贯注,很耗精神,但自己一做毛猴就充满乐趣,所以会一直做下去。

  “毛猴”的构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展鸿 摄)

  “毛猴”手艺人任先生作介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展鸿 摄)

  在天津展区的一个展位上,天津姑娘王沫华正忙得不亦乐乎。清爽香甜的杏子酱,抹在酥脆的薄饼上,让前来品尝的顾客领略天津的传统美味,胖胖的麒麟化身为李白杜甫,站在“天津之眼”摩天轮前诗“杏”大发,充满中国元素的设计让美食拥有了文化价值。

  王沫华设计的文创包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展鸿 摄)

  “原本以为只是来做个展示,所以没拿很多产品,没想到大家都很喜欢,一上午就卖完了,现在叫人回去补货呢。”王沫华开心地说:“我们做的是天津的传统手艺食品小碗抹酱,这是很多天津人儿时的味道,我们在继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文化创意的设计,所以受到大家喜爱。”

  王沫华说:“我做这款产品的理念,并不想走现在时兴的网红概念,而是想扎扎实实地先把东西做好,因为这是她和许多天津人小时候的记忆,传统的东西,不能只让它昙花一现,所以我们会慢慢地、持久地去做,让传统手艺可以更长久地为大家喜爱。”

  据了解,为了做好这款产品,王沫华卖掉了房子当资金,背负了不小压力,工作时常常一白天都没空吃饭,但经过三年的坚持探索,她的小碗抹酱已经打开了市场,并在天津商业街开设了一家综合性门店。

  成功之路不易,当记者对她拍照时,她笑着以手遮面拒绝道:“不要拍啦,我自从创业都很晚吃饭,胖了二十斤,压力肥啊!”后来终于以抹酱盒挡脸之姿同意拍照,连瘦脸带推介,堪称是美颜事业两不误了。

  王沫华笑称自己“压力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展鸿 摄)

  王沫华(左一)展示参展商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展鸿 摄)

  展会现场,中国元素的产品无处不在,且倍受顾客的喜爱。

  在湖南展区,有力求将中药产品打造成世界游客来中国旅游的伴手礼的展商,他们表示:“中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块瑰宝,我们的游客到日本常常要买他们的药,那为什么我们不好好地把我们的中药文化做成好的产品,让全世界游客来中国旅游时也带一些中药产品回去呢?”

  湖南展商推介参展商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展鸿 摄)

  在海南展区,黎族针绣产品洋溢着古老又时尚的魅力,让传说中的黄道婆当上了现代人的服装设计师;在江西展区,一根根脆绿的竹子变成了键盘鼠标计算器,使散发着辐射的数码机械穿上了绿色环保的新衣;在内蒙古展区,羊绒围巾上绘着蒙古骏马,骏马驰着草原,草原开着鲜花……悠久丰富的中华文化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地向世界展示出青春容颜。

江西展区的竹子产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展鸿 摄)

  

  海南展区的黎绣织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展鸿 摄)

  内蒙古展区的羊绒围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展鸿 摄)

  本届博览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和天津市政府共同主办,开放时间为9月6日至8日。

编辑: 赵亚芸

“中国元素”产品“当红”2019中国旅博会

9月6日上午,2019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展会第一天就吸引了许多民众前来观展购物,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会场展出的众多商品中,以拥有“中国元素”的产品最受民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