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 中国经济如何“行稳致远”?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2019-04-11 19:1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11日消息(记者王晶)“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影响,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只有坚持携手合作,才是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今日社科院举行的《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学者做了以上表述,并表示,部分经济体间贸易摩擦升级的可能将增加贸易前景不确定性,但对今年全球贸易增长仍持乐观态度。

  但尽管如此,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蓝皮书》执行主编黄茂兴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仍指出,在贸易保护主义冲击下,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困难:一是从国际形势来说,当前国际环境形势异常复杂,外需对经济拉动的作用逐步减弱;二是从消费走势来看,虽然稳中趋缓,但是体制升级的步伐总体还是偏慢;三是从投资来看,一些投资主体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比较大;四是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存在一定的挑战。

  那么,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如何保持中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黄茂兴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是对内要进一步深刻变化,打牢经济增长的基石;二是对外扩大开放的力度和广度,推动贸易战略转型;第三个是做好对外开放的制度层面建设;第四个是推进对外贸易转型发展战略。

  以金融业为例,黄茂兴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取得了显著成就,金融业总体实力大幅增强、组织体系日益完善、监管格局逐步成型、市场开放度日益提高。《蓝皮书》专题报告指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风险与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此,在黄茂兴看来,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尤其是金融的监管协调机制,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二是要加快金融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设,比如影子银行的风险管理等等;三是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机制,随着新一轮国家机构的改革,从原来一行三会的机构改革的框架到现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包括地方金融监管也专门设立了金融监管局,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能力。”

  此外,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首当其中,影响最深。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2014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达到2.2万亿美元(现价),占世界的比重达到17.5%,制造业产品出口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力。

  “在新一轮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各类贸易保护措施更具有隐蔽性、合理性,对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产生冲击,倒逼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黄茂兴这样分析道。

  因此,今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7-2018)》,着力分析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蓝皮书》建议称,首先要积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实现制造业精益生产;深化“互联网+”驱动制造业生产模式、销售模式、盈利模式和组织模式的创新,实现“互联网+”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全面渗透。

  其次,要坚持自主创新,有效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最后,要建立健全市场化、跨区域的环境政策和立法体系,完善现行的环境规制体系和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提高环境规制强度;提高政府环保财政投入,加大各级政府财政供给,如采用定向补贴的方式补贴企业环保设施的购置,鼓励企业采用节能减排的技术工艺和研发创新,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在制造业企业的溢出效应。

  黄茂兴也建议,鼓励中国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绿色技术合作与标准制定,将国外先进绿色技术应用到国内产品生产,从而在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缓解国内企业的环境规制压力,拓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国际资本和贸易渠道。

编辑: 曹宇

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 中国经济如何“行稳致远”?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影响,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只有坚持携手合作,才是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