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春走基层】除夕深夜故事:暖心的北京地铁6号线夜班车

2019-02-05 22:20:00来源:央广网

  

北京地铁6号线乘务员薛辰除夕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合成图片 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央广网北京25日消息(记者 张佳琪)除夕的北京春寒料峭,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八度,而地铁车厢内却温暖热闹,不少乘客正乘车去往各自的终点站。2019年的除夕夜,乘务员薛辰习惯性地从地铁驾驶室走出来,随着手指的方向由车头望向车尾,检查着上下车的乘客和站台的安全,干练地完成整套动作,然后驾驶着地铁6号线列车,穿过忽明忽暗的隧道,驶向下一个站台。

  驾驶中的乘务员薛辰。(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薛辰是北京地铁6号线的一名乘务员,乘务员在地铁系统内就是指驾驶员。常年的夜班让他已经习惯了昼夜颠倒的工作状态。不论一年四季,也不论哪个节假日,他都严格坚持着地铁“四班倒”的工作班次,雷打不动地坚守在岗位上。2019年的除夕夜,薛辰也没有回家和亲人吃上热腾腾的年夜饭,而是在地铁的驾驶室中度过,守卫着除夕依然在路上的乘客的平安。我就是这趟车的列车长,肩负着确保列车运营安全的重任。”

  除夕夜晚的北京地铁6号线上,乘客仍旧很多。(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热闹的除夕列车

  除夕夜万家灯火,虽然屋外还是冬天的样子,但每一扇透光的窗户内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息。暖洋洋的站台上和车厢里,乘客们来来往往,似乎迫不及待地要回家吃年夜饭。“每年除夕夜班车的乘客也会很多,车厢里总是热热闹闹的。”在狗年的尾声,薛辰驾驶的夜班地铁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空无一人。此时的薛辰正手握操作杆,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飘过来的隧道灯火,时刻注意着仪表盘上的各种指示灯,将都市的夜归人送往家的方向。

  记者发现6号线列车刚从车辆段草房站出发,便上来几十名乘客,有些是外地务工过年留在北京的、有些是抱着孩子回家或者串门、还有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没能留在家中过年的乘客。时近午夜,对于他们来说,夜班地铁就是能最快送达目的地的暖心线路。“不仅仅是除夕,自从2012年北京地铁6号线开通,夜班地铁上总是乘客满满,哪怕是末班车。我们的工作真的方便了很多人的生活,觉得很自豪。”薛辰告诉记者。

  薛辰正在检查站台和车厢的安全。(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薛辰每年有近90个夜班,单程54公里的路线要驾驶大约一个半小时,一天大概能跑200多公里。这样长时间、高强度的驾驶需要薛辰有很好的精力和体力,也意味着要告别朝九晚五的“正常”生活。

  “充足的睡眠是安全的保障,所以我一直在调理自己的作息。每次上夜班前,薛辰会固定“小睡”两小时。“别看仅仅是两个小时睡眠,但是对晚上夜班的帮助特别大。这样晚上才会有精神,保证驾驶和乘客的安全。

  因为地铁驾驶需要单人完成,所以为了防止犯困,薛辰还有自己的小窍门。我对每个车站卫生间的位置非常熟悉,如果驾车的时候犯困,我就会利用停车的间隔,先锁好安全门,然后赶紧冲进卫生间洗一把脸,一下子‘透心凉’,自己也就再也不困了。”

  保持精力和体力对于薛辰来说是最重要的。(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老司机”要能独当一面

  1988年出生的薛辰做地铁乘务员已经8年了。2011年毕业就步入了地铁工作岗位,201212月地铁6号线开通,便成为了一名地铁乘务员。如今算来也是地铁驾驶室里的‘老司机’了。

  随着地铁6号线7年多来的发展和变化,薛辰也在不断地成长。从跟着师父学习操作技巧,到试运行驾驶,再到师徒共同驾驶,摸爬滚打了两年多,才真正成为“独当一面”的地铁乘务员。“2012年的时候,6号线每天的乘客有50多万,到了去年,日客流量能达到110多万人次。我就好比这趟列车的‘列车长’,地铁无小事,车上的大事小情都要看在眼里,扛在肩上,这份责任可想而知。在我看来,乘务员的职责就是送每一名乘客平安抵达目的地。”

  摸爬滚打两年多,薛辰才真正成为“独当一面”的地铁乘务员。(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责任心、专注度、处置能力,我觉得这是作为一名夜班乘务员必须具备的、过硬的素质。”

  在薛辰看来,责任心和专注度是驾驶的必备素质,而处置能力则是最难的。“2015年某一天车辆停靠的时候,我突然听到身后车厢中发出了一声爆炸的响声。意识到出问题后,我立刻先到驾驶室检查,发现各项仪表都正常,也就证明列车没问题。然后赶紧到客室去看,才发现最近的一节车厢所有的乘客都跑了出来,我跑进车厢检查才发现,是一个乘客带的冰块因为温差过大发生了炸裂,所幸没有人受伤。”突发问题的处置能力对于薛辰来说才是工作最具挑战性的,因为地铁人流密集,一旦出事肯定无小事。薛辰表示,因为我们秉承的安全理念就是“抓小防大,安全关前移。”

  在薛辰看来,责任心、专注度、处置能力最重要。(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夜路上会孤独 但地铁人很快乐

  对于一名地铁夜班乘务员来说,每天下午2点,就意味着夜班的开始。“要一直驾驶地铁到午夜,虽然工作强度很大,但是每一趟驾驶结束,都会留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地铁公司还会有专门的人来送饭、洗衣服,保障真的很到位,所以每次驾驶都可以劳逸结合,不至于疲倦。”

  但是对于每一个乘务员来说,每天面对空荡荡的驾驶室和眼前黑漆漆的隧道,也会倍感孤独,薛辰自然不例外。“驾驶过程中要一直盯着眼前的隧道,留心各种突发状况,确认前方是否会有‘异物’。常年面对‘没有尽头’的前方,会让人觉得很寂寞。

  每天面对黑漆漆的隧道,薛辰也会倍感孤独。(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在性格开朗的薛辰看来,工作中的孤独只是暂时的。因为每次回到家,迎来的都是女儿的拥抱和妻子的微笑。薛辰的家人很理解他的工作。“我的爷爷和父亲是铁路系统的工作人员,这种昼夜颠倒的工作性质,从我爷爷那里就开始了。而我妻子也是北京地铁的工作人员,所以全家对我的工作特别理解。”

  “虽然这个除夕夜没能和家人一起过,但是大年初一还是可以和他们团聚,夜班下班了,再补一顿年夜饭,抱抱自己的闺女,和一家老小唠唠家常。我还计划之后的几天走亲访友,带着闺女陪着媳妇儿逛逛庙会。”这样工作和生活的劳逸结合,总是让薛辰自得其乐。

  作为北京地铁6号线的乘务员,既然我从一毕业就扎根在了这个岗位,我就得站好每一班岗。”薛辰自豪地说。

编辑: 巩盼东

【新春走基层】除夕深夜故事:暖心的北京地铁6号线夜班车

除夕的北京春寒料峭,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八度,而地铁车厢内却温暖热闹,不少乘客正乘车去往各自的终点站。2019年的除夕夜,乘务员薛辰习惯性地从地铁驾驶室走出来,随着手指的方向由车头望向车尾,检查着上下车的乘客和站台的安全,干练地完成整套动作,然后驾驶着地铁6号线列车,穿过忽明忽暗的隧道,驶向下一个站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