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粤兴粤盛】东莞:改革再出发 昔日“世界工厂”向高新技术发力转型

2018-11-15 21:5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东莞11月15日消息(记者孙冰洁)1978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中共广东省委率先作出发展来料加工的决定,东莞、南海、顺德、番禺、中山作为先行试点县。

  “三来一补”模式的诞生,改变了东莞的经济结构,也揭开了引用和利用外来资金的序幕,商人、资金、设备、技术从香港、台湾等地纷纷流入,东莞一度成为“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世界工厂”。

  40年间,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的东莞,从珠江东岸一个普通的农业县变身为“世界工厂”,而在新的历史洪流中,一度依赖“代工”发展的东莞也在摸索中开始了新一轮转型升级。

  “世界工厂”诞生记

  已在东莞深耕了二十多年的华坚鞋业董事长张华荣回忆,东莞能从农业县成功转变为全球制造业名城,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得益于发展来料加工产业;另外,东莞有着很好的地缘条件,靠近香港,港澳华侨多。

  1978年,东莞县开始试行发展来料加工产业,确定试点后的十几天,港商便来东莞拉开了投资的序幕。此后,台商们又蜂拥而至,彻底改变了这个贫瘠之地。

  为了高效运转,1978年12月21日,东莞县在全国率先设立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主管全县“三来一补”合资合作企业的工作,从洽谈、签约、工商、登记、报关、办理进口许可证以及香港直通车手续等,实行“一条龙”式管理与服务。

  据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东莞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1978-2008)》记载,1983年,东莞县与外商签订“三来一补”协议共2021宗,7.1149亿美元;新办企业1030户,共引进各种机械设备5.6万多台(套),价值2381.9万美元,全县共收入加工费1.26亿美元。而同年,东莞县生产总值才13.03亿元。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点燃了江西鞋厂老板张华荣心中南下创业的火苗。他决定带领80名江西老乡南下东莞进行二次创业。当年10月,他花了100万盘下了位于东莞厚街一家倒闭的台资鞋厂,成立东莞华坚鞋业有限公司。

  东莞华坚鞋业董事长张华荣向记者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华坚鞋业的发展历程(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我实际上拿不出这么多钱,只好欠账、担保。”张华荣对记者回忆道。

  “三来一补”模式的诞生,开创了一个时代。彼时大量加工贸易企业向东莞迁移,依靠承接外来订单的“代工”形式在东莞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港资、台资乃至内地企业纷至沓来,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有数据显示,当时全球每10双鞋中就有一双产自东莞。1996年至2002年,东莞连续7年出口总值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仅次于深圳、上海,逐渐成为“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世界工厂”。

  转型之痛

  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下敲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警钟。大量金融机构倒闭,跨国企业大批裁员,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世界各国几乎都在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土地租金等上涨,人民币大幅升值、政策环境日益严格,东莞“三来一补”模式的黄金时期走向了终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东莞部分企业逐渐往中国中西部地区或东南亚迁移,留下的企业也在谋求转型。

  传统制造业遇到困境,无疑也影响到了东莞整体的经济。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09-2014年这6年间,东莞的GDP增速已有4年未能完成当年的目标任务。当时有专家指出,东莞遭遇金融危机,代工制造越来越困难,经济增长动力源缺失,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率低位徘徊。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被淘汰出局。东莞高埗镇的裕元鞋业就选择了撤离。如今,在裕元鞋业厂区内,再难找到昔日人头涌动的情形,只有空荡荡的员工宿舍楼和裕元文化广场等建筑物记录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面对亏损,华坚鞋业不得不转型自救。东莞总部将传统人工制造进行了升级,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尽量减少人工;同时在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建立干部利益分配激励机制,让员工成为老板。

  华坚鞋业东莞总部大楼(新华网 供图)

  而张华荣也在这次危机中寻找到了新的“商机”,开始了企业在海外的“突围”之路:远走非洲,在更具人力成本优势的埃塞俄比亚投资设厂。

  2012年,华坚集团设在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区的新厂正式投产,在短短的100天内成立了一个500人的工厂。此后的发展证明了张华荣当初选择的正确。目前,华坚鞋业成为埃塞俄比亚最大的鞋类出口企业,使当地皮革出口增长了57%,华坚也在经济危机中找到了一条新路。

  面对新的形势,东莞正在努力摆脱“世界工厂”的包袱,以求蜕变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地。2000年以后,东莞试图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比例,发展高新技术,建新东莞、新产业,从而把加工制造业的比重摊薄。

  据《2017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东莞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49家,总数达4077家,位居省内地级市首位。发明专利授权量为496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1829件,均排广东省第3位。

  向高新技术发力

  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首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由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共同建造。包括一台8千万电子伏特直线加速器、一台16亿电子伏特快循环同步加速器、一个靶站,以及一期三台供科学实验用的中子散射谱仪。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副主任王生告诉记者,选择在东莞落户,正值东莞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节点,高新技术与高新产业将成为东莞转型的主攻方向。

  散裂中子源落户东莞后,港澳地区的许多大学“近水楼台先得月”,已经开始吸引中子散射研究和应用的人才,建设相关的学科。香港城市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的主要领导先后访问了散裂中子源,讨论合作。中国科学院和香港裘槎基金从2015年开始支持散裂中子源和香港城市大学建立中子散射联合实验室,加速推动新增谱仪和其他中子散射交叉学科应用型装置的建设。

  11月15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副主任王生向记者介绍中国散裂中子源(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东莞位于广州与深圳之间,为融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成为该走廊的成果转化基地,松山湖和滨海湾新区被规划为“两核”。松山湖管委会官网资料显示,目前松山湖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引进了华为机器、华为终端总部、中集集团、新能源等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累计引进博士和硕士共3400多人。

  王生分析,东莞具备发展高科技的优势,其处在广深之间,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之中,离香港很近,地理位置上得天独厚,加上改革开放40年来在制造业积累的经验和财富,在团队作战、管理、产业配套和产业集聚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而且在文化上比较包容。

  “大湾区的背景下,东莞需要服务好广州、深圳甚至香港,服务好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同时科技创新也必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王生说。

编辑: 巩盼东

【粤兴粤盛】东莞:改革再出发 昔日“世界工厂”向高新技术发力转型

1978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中共广东省委率先作出发展来料加工的决定,东莞、南海、顺德、番禺、中山作为先行试点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