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北京全科医生现存缺口约1500人 多项措施出台鼓励转岗培训

2018-10-30 18:1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30日消息(记者孙冰洁)要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等目标,需要培养大量全科医生。据记者从北京市卫计委了解,北京市全科医生仍存约1500人缺口。为此,北京市日前发布《北京市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方案》,从人才培养、薪酬体系等多方面实施激励措施,确保到203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满足健康北京建设需求。

  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生,是与专科医生并列设置的医疗人员序列,主要在基层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预防保健,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系统管理等综合服务,为个人和家庭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和个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因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又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16区3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全科医生5927人,每万城乡居民拥有2.7名社区全科医生。其中,研究生占8%、本科占56.5%;正高职称占1.9%,副高职称占17.4%,中级职称占50.4%,全科医生队伍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

  但由于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不高,医学毕业生愿意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比例较低,且有流失问题,使得北京市全科医生总量不足。北京市卫计委副巡视员郑晋普对记者分析,按照北京市2020年规划人口2300万计算,全科医生缺少1500人左右,郊区全科医生短缺现象更加严重。同时,在岗的全科医生队伍也存在着高级职称比例偏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本次发布的方案确定了2020年至2030年全科医生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改革发展的工作目标:即到202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不少于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到203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满足健康北京建设需求。

  “这意味着要从培养制度、激励机制以及服务可及性等重点方面来改革现有的全科医生制度。”在郑晋普看来,要实现“首诊在基层”的目标,让更多的慢病在社区化解,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医疗体系存在的资源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即优秀人才集中在大医院,基层人才匮乏。“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要有一只很强的优秀的全科医生队伍。这是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进行医改的重点。”郑晋普说。

  按照《实施方案》,在完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方面,将深化院校全科医学教育改革。方案提出,新增研究生招生计划要向全科医学专业倾斜,利用8至10年时间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定向培养100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800名临床医学专业大专生,利用5至8年时间培养400名中医学专业医学生;同时优先保证全科住院医师招录规模,2020年招收数量达到当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总招收计划的20%;此外,医联体核心医院每年安排不少于5名专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诊、带教或培训;并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非全科专业的临床医生,通过全科转岗培训成为全科医生。支持乡村医生考取执业医师资格、助理执业医师资格或乡村全科助理执业医师资格,鼓励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副处长买星表示,将力争用8年的时间,培养一千名医学本科生。据他介绍,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招收的本科全系列学生为90名,其中专科和农村医生方向为124名。“要想在8年内完成任务,难度还是很大的。一方面要全力推进首都医科大学的培养,还要协调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协和医学院等院校的资源,同时也在积极研究政策,看能否通过学费减免、提高奖贷措施来吸收更多优秀学生。”

  从队伍建设来说,买星认为,全科医生的在岗培训、有效流动更为重要。“在这方面更核心的是工资待遇、职业前景等,希望能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出路解决好,才能更有底气。”

编辑: 孙丁玲

北京全科医生现存缺口约1500人 多项措施出台鼓励转岗培训

要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等目标,需要培养大量全科医生。据记者从北京市卫计委了解,北京市全科医生仍存约1500人缺口。为此,北京市日前发布《北京市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方案》,从人才培养、薪酬体系等多方面实施激励措施,确保到203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满足健康北京建设需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