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奋斗的中国人】王菲:开直播、做“网红” 为新时代的乡村教师代言

2018-09-10 07:3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淄博9月10日消息(记者孙冰洁)“贫穷、落后、匮乏……”这是人们谈起乡村教师或乡村学校时,通常会想到的几个词。

  而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荆家镇的乡村教师王菲,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致力于打破这些“刻板印象”。

  一台电脑、一条网线,一个话筒,她用简陋的设备,在3年时间里,给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开办网络课堂,架起了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

  “时尚、新潮、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改变,让人们在谈起乡村教师时会想到这几个形容词。

  而这,才是她心目中新时代乡村教师的形象。

  “网红”老师的“网络课堂”

  乡村教师王菲有两个“课堂”。

  一个在山东淄博桓台县荆家镇中学,在这里,她是初三二班25个孩子的语文与音乐老师;另一个课堂则在网上,学生来自四川、云南、甘肃等贫困乡村,她从未与他们在现实中碰面,彼此唯一的连接,是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但那里的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有个在山东的老师,长得像歌星王菲一样漂亮。

  每周三,是王菲最忙碌的一天。

  这一天早上不到7点,她就要从位于淄博市桓台县的家中出发,开半个多小时的车,匆匆赶到任教的荆家镇中学,为班上的25名学生上晨读课;只是,与传统课堂不同,晨读课完全在网上进行,学生不需早早赶到学校,只需在家中打开电脑中的网络课堂软件,就可一边洗漱吃早饭,一边听课。

  “同学,读的真好,我要给你送花;老师,请让我上麦……”

  网络课堂的视频框里,一个男孩正在声情并茂地朗诵《赤壁赋》。下方的留言区内,不时会弹出如上内容的新增留言,像如今观看网络视频时持续霸屏的弹幕;又像是某个网红直播间里,粉丝为偶像送出的礼物。

  这是王菲的网络课堂上常见的一幕。

  9月5日,王菲在学校的“直播间”进行晨读课网络直播。(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每次晨读课,她都会事先划分小组,由小组推选代表为大家进行朗诵展示,王菲与其余同学则作为“大众评审”,选出本次表现最好的“朗读者”,当选为“朗读者”的福利是得到一张免作业卡,一学期可使用一次。

  用这种方式,王菲去年将所带班级从全校成绩最差做到了全校第一。

  “实体课堂上可能没有太多的学生留给学生做这些训练,我们就把时间放在课外,让他们不必额外占用太多时间,同时又能提高自己。”

  9:30,早课结束。到下一堂课还有30分钟的休息时间,为了节省上厕所的时间,她白天基本不喝水,下课铃一响,便迅速从三楼来到一楼的“直播间”——一个堆满了乐器的小屋,开启她的另一个课堂。

  9月5日,王菲通过网络课堂给甘肃某偏远地区小学上课。(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打开电脑中的远程课堂软件,屏幕上,甘肃某小学二十几名小学生已经在课堂上准备就绪,只等漂亮的王老师现身。

  在这个课堂上,舞蹈专业出身的王菲华化身为音乐老师,在短短的三十分钟时间内,她一边弹奏着钢琴,一边给孩子唱着那首经典儿歌《虫儿飞》。

  在“虫儿飞”的童声中,孩子们一边用肢体比划着,一边欢快地唱着,看着孩子们渴望而满足的眼神,王菲脸上始终满含笑意。

  在王菲的网络课开设之前,这所乡村小学从来没有一位音乐老师,孩子们从来没有上过像样的音乐课。

  意外的“触网”之路

  很难想象在GDP大省山东还能见到这样一所乡村学校:教学楼是一栋破旧的三层小楼,走廊光线昏暗、墙体斑驳,四个学生围坐在一张木桌上,教室里的唯一新物是某慈善组织捐赠的两个储物柜,如今柜门已摇摇欲坠,操场没有塑胶化,风起时,尘土飞扬……

  9月5日,午休时分,学生们外出活动,剩下空荡的教室。(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荆家镇是桓台县最落后的乡镇,政府无法投入充足的教育资金,陈旧的校舍一直未能翻新。

  “好在这个学期我们的操场就要铺塑胶跑道了。”说起这一点,王菲语气里有些许兴奋。午休时,站在烈日下,她指着停车场上铺的整齐的砖瓦,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你看,这条路,都是我们一点点垒出来的。”

  9月5日上午,学生们正在上体育课,操场还未塑胶化,学生们在教学楼前的水泥地上活动。(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然而,11年前,刚刚大学毕业来到荆家镇中学的王菲,面对这样的环境,还是打起了退堂鼓。

  彼时,她年轻、时尚,从未在农村生活过。来报到的第一天,看到苍蝇飞舞的旱厕,“当时就给家人打电话,想让他们把我接回去。”

  荆家镇中学此前从来没有进过大学生,校长热情地带王菲到教室里走了一圈。“看到孩子见到我时的兴奋劲儿,就觉得我这刚来就走不大好吧。”就这样,王菲暂时打消了走的念头。

  因为师资力量有限,通常一名老师要兼任两三门课,本来立志做音乐老师的王菲同时还要担任语文老师。“我是学音乐的,你怎么能让我教语文呢?”心中不无抱怨。

  最初的几年,她形容自己的状态就是“混日子”。有时看到学校的老教师,就会想到自己的未来,“就这么一年一年熬过去,熬到退休吧。”

  直到2009年,全县组织教师优质课比赛,一路“散漫”的王菲在比赛中排名倒数第一。而当初一起入职的同龄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我还不到30岁,混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一股巨大的挫败感笼罩着她,她开始觉得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就这样,她开始积极寻找机会外出学习,参加各种教学比赛。2013年左右,在准备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比赛中,王菲逐渐接触到网络课程并结识相关专家。因为准备充足,她的团队在这次比赛中拿到了全国第二的名次,她开始意识到网络课堂或许能够弥补乡村教育现存的不足,开始在荆家镇中学进行小范围“试水”。

  最初是在课外阅读课试验,学生回家后,可以进入网络课堂。一开始由王菲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到后来她开始发动学生担任小讲师,展现自己的才能。班上有个叫马旭的女生,学习成绩一向较差,但通过网络课堂,她的朗读才能逐渐被周围同学认可,也渐渐获得自信,如今无论在实体课还是网络课堂,马旭都是班上主动发言的积极分子。

  网络课堂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家长。荆家镇中学的不少学生家长都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学业。网络课堂推行后,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查阅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学生也有了家长监督,亲子关系也在逐渐改善。”当年中考,荆家镇中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我们那一年都没有加班加点到很晚,都是周末的时间在网上讲讲课,但是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王菲说。

  在乡村成长

  今年中考前夕,曾经的学生回来看望王菲,聊起在高中的情况,有学生自豪地告诉她:“老师,我们乡村孩子一点不自卑,因为我们学到的很多东西,像社群、PS……他们有好多人都不会,我们会。”

  这个时刻,让王菲确认自己的坚持是对的。她告诉记者,通过网络课堂,他不仅想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技能并拓展视野。“学会了这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后,当走向社会的时候,就知道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

  这些年,她在网络课堂上花费了不少精力,在家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备课,就是在网络课堂上直播。家中电视经常处于静音状态,每逢直播时,老公和孩子都会有默契地出门散步,两个小时后,等王菲差不多直播完,再回家。今年暑假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只陪了女儿七天。

  但在另一个虚拟空间里,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那些偏远山区的孩子身上。在自己的课堂试水成功后,王菲的目标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开始面向更多乡村学校进行授课。直播点击量最多时,有全国600多个课堂在同时观看。

  在王菲投身于网络课堂的这几年里,桓台县的不少乡村学校也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年轻教师离职潮,其中大多数人将在乡村教学作为跳板,随时都在等待离开乡村的机会。

  关于这一点,王菲不是没想过。在她通过网络课堂逐渐取得一些成绩后,也有来自县、市的学校前来挖角。但当离开乡村的机会摆在眼前时,她却犹豫了。

  “很多老师进城是因为他觉得在这里,除了条件艰苦之外,没有上升空间。而我觉得通过互联网能够找到教师的成长之路。我其实不需要去县城发展,我在这儿、在网络上就可以成长。”

  9月5日,在荆家镇中学教学楼走廊,记者看到墙上贴满学生画的画。(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王菲告诉记者,这是最终让她留下来的理由。

  对她而言,这条“成长之路”不仅关乎自身,更关乎整个乡村教育的未来。

  如今,除了自己在网上授课外,她还联合其他同行在网上开始进行乡村教师培训,让更多偏远山区的教师与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课堂与外部世界接轨,缩小差距。

  与此同时,她还将更多的专家与名师资源连接互通,让专家在网上直接给孩子上课……

  9月初,学期伊始,王菲的每一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她一天的课表上,有两节课是网络学习,有四节课进行日常教学,还有1/3的时间用来阅读。最近她正在听一档著名的文史音频节目,随后便在笔记本上随手写下“三国梦之队”,这将是她下一堂阅读课的重点。

  王菲告诉记者,人们往往对乡村教师有一种“刻板印象”。提起乡村教师,大家想到的就是贫穷、匮乏。而她想带来的改变是:当大家再谈到乡村教师时,会说他们很时尚,他们具备新的教学理念,他们拥有优质的网络资源,他们可以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而这就是她心中新时代乡村老师的形象。

编辑: 曹宇

【奋斗的中国人】王菲:开直播、做“网红” 为新时代的乡村教师代言

“贫穷、落后、匮乏……”这是人们谈起乡村教师或乡村学校时,通常会想到的几个词。而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荆家镇的乡村教师王菲,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致力于打破这些“刻板印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