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风+高科技”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今日试运行

2018-08-29 18:4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29日消息(记者王晶)今天(8月29日),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开始试运行,准备迎接将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的峰会。除了完善的硬件设施和周到细致的服务,于今天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更是具有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味儿,吸引了不少境内外媒体记者的目光。

  8月31日起,位于北京国际饭店建国国际会议中心的新闻中心将开始正式运行,并将持续到9月5日。

  829日上午,中非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开始试运行。(央广网记者 石昊鑫 摄)

  峰会遇上“中国风” 非遗技艺亮相新闻中心

  此次峰会的新闻中心面积约8300平方米,空间不大却别具匠心,随处可见天坛、故宫角楼、大运河、鸟巢、水立方等具有北京地标元素。步入新闻中心一楼大厅记者看到其景观设计采用中国书法绘画的水墨晕染写意手法,将延绵起伏的燕山山脉与峰会主视觉的蓝白色调相结合作为背景,形成蕴含北京特色的水墨风格景观。

  进入位于一楼大厅的咨询服务区,写有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中英文字样的蓝色背景板醒目地映入眼帘,不少探班采访的媒体在这里拍照报道,一侧的智能显示屏上,则为记者指明了新闻中心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免费上网、资料查询、茶歇服务等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闻中心二层还设有“魅力北京”图片展和非遗互动区。据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李名刚介绍,图片展从北京城市发展格局、城市副中心建设、冬奥会筹办等方面展示了北京城市发展的成就。非遗互动区则邀请了4组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京剧脸谱、兔爷、京彩瓷、绳结制作的表演,以及包括京彩瓷、花丝镶嵌、剔红等3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的展出。

  829日,在非遗互动区内,4组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京剧脸谱、兔爷、京彩瓷、绳结制作的表演。(央广网记者 石昊鑫 摄)

  今年50余岁的民间艺人李大姐身着传统红色绣花旗袍,用一根彩色的丝线摆成双十字,然后将十字最下面的两个丝线头压在其右面的线上……不到几分钟,代表着吉祥、美好的祝愿的中国结,便在她的手下被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为了迎接中非论坛,她还特意创作了“喜迎中非论坛”作品,准备送给非洲朋友。与李大姐一样,京剧脸谱的展演区前也站满了“粉丝”,不少媒体记者跃跃欲试,纷纷拿起了画笔,调起了颜色,精心绘就自己的作品。一张张漂亮、精致的脸谱在他们笔下栩栩如生。

  将提供中英法三种语言服务

  穿过大厅,在新闻中心三楼的媒体公共工作区,偌大的空间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高清全彩LED大屏及若干液晶信息屏。峰会开幕后,这些信息屏将即时播放公共信号画面及各类信息和通知。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设有500个工位供记者免费使用,考虑多数非洲国家讲法语,其中156个工位配有中英法三语系统笔记本电脑。

  媒体公共工作区有近500个工位、150余台笔记本电脑,电脑配有中、英、法三个语言系统可供记者使用,设置4个单边直播报道点。(央广网记者 石昊鑫 摄)

  本次峰会注册记者2600余人,志愿者277人,工作人员500余人。除了媒体公共工作区、媒体专用工作区,新闻中心还设有新闻发布区、MCR运行区(即公共信号总控区)、文化展示区、运行保障办公区、媒体餐饮和茶歇区8大功能区及场外区域,现场提供新闻采访服务、信息服务、广播电视服务和高速网络服务等。

  公共区环境也经过精心的布置,新闻中心一层设有“多彩非洲”图片展。李名刚告诉记者,图片包括与中国建交的53个非洲国家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每个国家一张图片,加上非盟总部大厦的图片,共计54张。他表示,新闻中心将提供中文、英文和法语三种语言的服务,方便非洲朋友的工作。

  论坛期间,新闻中心将设置专门乘车点,统一安排免费媒体班车往返于媒体酒店、新闻中心以及国家会议中心与人民大会堂之间,注册记者需凭媒体注册卡乘车。

  玩转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元素

  走进新闻中心入口大厅处,一款智能机器人颇受欢迎。作为一位迎宾机器人,它是咨询、问路、导航样样都行。“今天北京的天气如何?”“洗手间在哪?”收到指令后,它就会给出准确回应,引得在场记者纷纷点赞。

  大量运用新媒体进行展示是此次新闻中心展览的一大亮点。记者探访时还发现,不少高科技产品在新闻中心的服务上得到了巧妙的应用。比如,“聚焦北京”互动区采用AR跟随体感触控交互技术,不仅可以满足4名观众同时进行互动观看,还可以跟随读者的移动,开启新的篇章内容展现,增强观众在阅读过程中对新呈现方式的互动体验感。

  入口大厅处,一款智能机器人颇受欢迎。作为一位迎宾机器人,它是咨询、问路、导航样样都行。(央广网记者 石昊鑫 摄)

  为更好地让境内外记者感受北京文化,三层还设置“与北京合影”互动区。站直平视前方,体验者可将10幅有代表性的北京标志性建筑作为背景,借助抠像技术与AR景深合成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与北京合影,前后仅需1分钟。

  在媒体公共工作区的西侧,一排排看似普通的储物柜也是科技感十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储物柜应用到了人脸识别技术,无需扫描条形码或输入密码,几秒钟就能完成储物、取物,使用起来非常便捷、安全。

编辑: 田甜

“中国风+高科技”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今日试运行

8月29日,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开始试运行,准备迎接将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的峰会。除了完善的硬件设施和周到细致的服务,于今天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更是具有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味儿,吸引了不少境内外媒体记者的目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