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聚焦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 VR特色展区亮点纷呈

2018-05-18 17:24:00来源:央广网

  

  VR与游戏互动体验专区首次亮相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 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记者 高艺宁)VR技术与影视的结合,能产生效果逼真和强烈的"沉浸感"与"临场感"的观影体验,同时也为影视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上,VR与游戏互动体验专区首次亮相,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

  

  《行走中国·敦煌》VR/AR沉浸式体验产品 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敦煌莫高窟的285窟,平常游客是进不去的,戴上VR眼镜,这一游客禁区便可在眼前真实还原。”在VR与游戏互动体验专区,工作人员张成龙向记者介绍了《行走中国·敦煌》VR/AR沉浸式体验产品。张成龙告诉记者,通过激光扫描建模、真实照片贴图等技术,产品中,窟内壁画达到99%的真实还原,同时还配备生动详细的语音介绍。“戴上眼镜的感受同真实游玩几乎没有区别。”张成龙说。

  “我们在产品中还融入了一些特效,设置了很多小情节,把壁画故事生动地讲出来。”张成龙介绍说,“比如十二仙女的飞天壁画,就做成了交互式动态画面,每一个仙女用的乐器名称都会一一标注。”

  在张成龙看来,VR技术不仅为影视行业带来飞跃,以《行走中国·敦煌》为例,将VR技术运用到教育、文化领域,对内,有助于传统文化传播,对外,也可作为推广中国文化的新手段、新方法。

  

  沉浸式VR体验区 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在沉浸式VR体验区,工作人员触摸屏幕,指尖便开出姹紫嫣红的花朵。

  北京悦动双成科技公司王玉芳告诉记者,AR互动沉浸式体验空间是由多台投影机与镜面空间巧妙结合营造的虚拟环境。“我们将人体感应,虚拟动画及影视画面结合实现了即时的人机互动。这一技术可以与不同的内容结合应用于影视制作,旅游景区,创意餐厅,发布会现场,情景化教学等领域。”

   

  AR互动拍照区 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AR互动拍照区里,游客挥动双手,憨态可掬的北极熊便出现在屏幕中,与人们拍照互动。戴上可爱的圣诞帽,与北极熊亲密拥抱,还有一条酷似史努比的小狗在一旁撒欢儿,点一下拍照按钮,这一画面便定格下来。

  VR与游戏互动体验专区工作人员尚威看来,众多科技元素的融入是本届展会的一大特色。“对于科技企业来说,展会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和很好的宣传机会,还让我们开拓视野,了解更多最新行业动态。”尚威说。

  

  中影基地展区的小型绿幕影棚 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中影基地展区的小型绿幕影棚吸引了众多展客的目光。影棚里展示的是中影·幻境——虚拟动捕拍摄技术。

  “按照以往,剧组拍摄的时候都需要前期置景,然后再安排演员时间,考虑天气等因素。现在通过绿幕技术,可以在一个摄影棚里,只通过计算机转换场景,便可完成整部影片的拍摄。”

  中影制作基地视效中心运营总监孙靖告诉记者,中影·幻境技术可以做到在绿幕面前现场拍摄,并通过准备好的三维场景实时合成,结合专业运动捕捉系统,可以实现演员在虚拟场景中与虚拟角色、虚拟道具的现场互动,并通过实时渲染技术,为导演和主创们在拍摄现场实时展现出接近于最终完成的画面效果。

  

  中影基地展区汇聚众多影视“黑科技” 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人工智能修复技术,是一套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学习的自动图像处理算法。利用该技术,可对标清等低分辨率节目进行去场处理,分辨率HD、2K、4K提升,修复各种画面问题,增强画质,黑白上色,画面风格转换等,大大提高未来影视制作效率与艺术品质。

  人工智能修复技术究竟有多厉害?孙靖告诉记者,影片《厉害了,我的国》每一帧画面都经过了中影·神思系统的增强处理,使得原始二三十万像素的低清素材也能在超过200平米1200万像素的中国巨幕上完美呈现。“如果没有人工智能图像增强技术,这样的任务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虚拟方面,我们已经能够做到高清画质的全新输出。之前我们主要面向电影,展会给了我们更开放的平台,一些电视剧公司和需要高清画面的网站通过展会与我们合作,这方面的业务激增也让我们很意外。”孙靖说。

编辑: 石香云

聚焦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 VR特色展区亮点纷呈

VR技术与影视的结合,能产生效果逼真和强烈的"沉浸感"与"临场感"的观影体验,同时也为影视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上,VR与游戏互动体验专区首次亮相,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