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谁不说咱家乡好】全国人大代表、宜昌市长张家胜:向“化工围江”宣战 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2018-03-22 21:1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22日消息(记者王晶 王晓蕾)“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湖北宜昌,三峡工程所在地,是长江中下游的起点之城,这座城市的“颜色”直接关乎到长江生态。但化工产业作为宜昌的支柱产业,布局分散、“化工围江”等问题日益突出。声漫视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向污染宣战,全国人大代表、宜昌市长张家胜在做客央广两会特别节目《谁不说咱家乡好》时表示,必须向“化工围江”宣战,同时对于化工企业不能一关了之、一搬了之,要实现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宜昌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宜昌市长张家胜接受央广记者采访 央广网记者 李雪南 摄

  该关停的坚决关停

  缘于磷矿、航运、水源等资源禀赋,化工产业作为宜昌的支柱产业,为其贡献了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但同时带来的“化工围江”困局,也成了该城市发展的现实考题。

  以位于点军区艾家镇的宜昌田田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田田化工”)为例,建厂46年,主要生产碳铵、商品液氨等产品,但其距长江附近水域仅有100余米,存在较大生态隐患。同样,受此化工厂影响的还有附近的居民,每天与眼前开阔的江水为伴,吃用所用水均来源于此。

  “主要是多年来环保投入不足、历史遗留问题众多,导致了目前治理任务艰巨。”

  张家胜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沿江的134家化工企业实行“关、转、搬”,并确保在搬迁中实现转型升级。为此,2017年,宜昌市县两级分别组建了环保警察支队和大队,关停了25家沿江化工企业。出台的《关于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对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安全环保要求的化工企业限期整改或严格依法关停。

  宜昌田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装置的拆除现场 李风 摄

  “停产!拆除!”去年12月19日,一支70余人的专业拆除施工队,进入濒临长江宜昌南岸的田田化工,开始对其300多台套、总估值近2亿元的生产装置进行拆除。而这家年利税数千万元的企业便是上述被关停的25家沿江化工企业之一。

  为长江生态保护“让路”,田田化工的搬离也是宜昌求解“化工围江”困局的缩影。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工厂关停后工人们的就业再就业如何促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退休金等,怎样接续与兜底?....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为此,宜昌市政府投入2600余万元,用于职工退休金、养老保险等。组织6期转岗培训、8场次专项社会招聘。”张家胜谈到,目前,多数职工已得到妥善安置。

  如今,包括田田化工在内的不少企业,正迁往离长江较远的专业化工园区,“脱胎换骨”“重新开张”。

  “宜昌化工产值约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也占了宜昌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这两个‘三分之一’,决定了宜昌化工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必然会伴随巨大‘阵痛’。”但张家胜告诉记者,该关停的一定要坚决关停,必须痛下决心、壮士断腕,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到2020年还将实现全市长江沿线1公里内的化工企业全部“清零”。

 

  一半山水 一半城

  令张家胜欣喜地是,去年宜昌市化工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由2016年的30.6%下降到19.8%,而长江、清江等重要河流国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也提高了3.2个百分点。

  升级不是一拆了之

  拆,还仅仅只是开始。过去,化工行业撑起了这座城市的半边天,但带来的污染却是长江主要污染源之一。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关’只是前奏,实现高质量发展才是硬道理。今年,我们设立了1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引导、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今年两会期间,张家胜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建议。

  然而,转型也不是简单讲讲。“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诗句里的宜昌大气开阔,可作为资源大市,转型后如果没有产业依托,发展就是空壳,所以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新兴产业的“补缺进位”。“向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先进的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发展,”这是记者从张家胜口中得到的答案。在他看来,宜昌在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既要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也要着力培育新兴产业。

  “向这些领域深耕宜昌有着厚重的基础,比如鲜有人知晓,宜昌东阳光药业的红霉素原料药产能位居世界第一,安琪酵母是中国酵母行业的排头兵,亚洲最大的麻醉药品研发生产基地人福药业也坐落在宜昌......”

  据张家胜介绍,2017年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四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1.9%。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即宜昌的经济结构逐渐优化。

  “宜昌的化工产业还将向绿色化、循环化、高端化方向转型。”绿色、创新也是张家胜在采访中多次提及的一个词。

  以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为例,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工业级磷化工产品向食品级和电子级的转变,不断向中高端产业迈进。此外,目前囊括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在内的宜昌磷化工产业集群,也正在转型为精细绿色化工。

  但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铺开规划图,从宜昌的化工产业整体布局来看,不少化工企业占据资源富足、交通枢纽之处。要改变分散的发展格局,就必须将所有化工企业搬迁入园,怎么办?“已编制的《宜昌化工产业绿色发展规划》,将现有的十多个化工园区,分为优化提升区、控制发展区、整治关停区、禁止发展区,实行分类整治。”张家胜告诉记者,除枝江和宜都2个高标准的专业化工园外,其他区域不得承接新的化工产业项目。

  “过去宜昌多依靠资源消耗来带动企业发展,但现在要通过高新技术来推动产业升级。”张家胜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谈到。

  “加”“减”辩证法

  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过去,随着葛洲坝、三峡工程的兴建,宜昌从一座江边小城,一步步走入大众视野。而如今,借助长江经济带于两年前首次确立的“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宜昌在中部地区的版图上又有了新的定位

  “生态环保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张家胜谈到,这几年,宜昌市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是在做“减法”,另一方面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则是在做“加法”,但这些都只是宜昌市打造化工产业绿色发展样板的一个缩影。

  宜昌至喜长江大桥

  “溯江而行,‘断腕’护生态的行动不止上游的湖北宜昌有,这是整个长江沿线城市都绕不过的一个‘坎’。”

  张家胜还谈到,虽说宜昌的“化工围江”坚冰已破,但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的是一盘发展大棋,要进行“化工围江”之战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据记者了解到,2017年前11个月,这座工业大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6%,GDP增速仅为2%。

  “宜昌市GDP虽有回落,可这场‘生态革命’绝不能停下。地方财政收入下降、支出增多,不是没有压力,但为了还长江一江清水,这个腕必须断!”张家胜还表示,与此同时宜昌还坚持水陆共治,取缔、关停长江岸线非法码头、沿江排污口,及时修复岸线自然生态,完成长江岸线生态复绿造林23万株,复绿面积2417亩,复绿长江岸线长度47.5公里,实现“绿色滨江、还岸于民”。

  如今,宜昌段水质被纳入国家“水十条”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在张家胜看来,这进一步坚定了宜昌的信心和决心。今后,宜昌还将在“长江大保护”上下更多的功夫,推动宜昌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做出新的贡献。

  采访最后,张家胜告诉记者,作为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水电名城,宜昌正在打造长江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内陆开放新高地,一座后现代“绿色大城”,正在这里崛起。

  专访视频:陈兆国 潘剑

  摄影记者:李雪南

  声漫剪辑:陈振

  设计:张慧玲

编辑: 吴海波

【谁不说咱家乡好】全国人大代表、宜昌市长张家胜:向“化工围江”宣战 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湖北宜昌,三峡工程所在地,是长江中下游的起点之城,这座城市的“颜色”直接关乎到长江生态。但化工产业作为宜昌的支柱产业,布局分散、“化工围江”等问题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