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对话全国人大代表李曙光:在创新中传承中国酒文化 讲好中国民族品牌故事

2018-03-13 18:1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记者王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塑造更多的中国品牌、推动品牌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为中国传统产业之一,白酒行业的品牌发展也一直备受关注,拿什么塑造中国白酒的形象?如何向世界传播好中国的传统酒文化?昨天上午,在四川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董事长李曙光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定要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这样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立足之地!”但他也表示担忧,目前中国白酒的产量占世界烈性酒的40%,但市场份额却不到8%。

  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董事长李曙光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  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品牌振兴要把尊重消费者放在首位

  央广网:今年您带来哪些议案?这次两会您关注的重点领域是什么?

  李曙光:今年两会期间,我重点关注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的若干问题,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方面的建议。另外,我还建议中国白酒酿造技艺作为国家申请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早排上日程推进实施。

  央广网:您认为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端白酒热还能持续多久?

  李曙光:从目前我国的高端白酒文化发展来看,其发展方向已转向商务及大众消费。据我们调查显示,目前,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九成五粮液系大众消费,五粮液也正在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现在咱们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同时,中国白酒也要注重自身的转型升级,首先一定要创新,才能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创新层面体现在产品结构方面,比如注重低度、时尚、健康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引领白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央广网:部分国人对国货有“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不足”的刻板印象,您认为该如何提振国内消费者信心?

  李曙光:中国的民族品牌是非常值得国人喜欢并信赖的!对于中国人来说,酒承载着无以言表的情感故事,如今要想振兴民族品牌,既要继承传统白酒的精髓,又要与创新技术完美结合。白酒消费属于分级消费,在细分市场上,要瞄准年轻人群,根据他们的消费习惯,去考虑我们的品牌怎么去开发新的产品,如何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还要在营销模式上多下功夫。

  眼下,白酒行业已进入了结构性优化调整的阶段,不仅要讲品质,也要讲情怀。国货当自强,对于企业来说,要始终把对消费者的尊重放在第一位。

  白酒“走出去”要注重文化营销

  央广网: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中国白酒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

  李曙光:经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国家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走出去,这既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白酒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但从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及其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来看,中国白酒的发展及价值还尚未充分地表达出来,与中国白酒自身的深厚文化底蕴相比,也存在着明显落差。

  从一组数据可发现,目前,中国白酒的产量占世界烈性酒的40%,但是市场份额却不到8%,还未完全进入国外主流消费圈和文化圈,所以中国白酒未来的国际化发展潜力巨大。

  央广网:作为中国酒业的知名品牌,五粮液正在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李曙光:去年,我们的产品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十几个国家。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以色列商会主席乌里尔?林恩等友人品尝了以39度五粮液作为基酒调配的鸡尾酒后,林恩大呼:“中国白酒来得太晚了!”

  这在体现外国友人对中国白酒喜爱的同时,也透露出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上的巨大潜力。如今的欧洲、中东等地区的国家都对中国白酒充满了好奇,所以我对中国白酒走向世界很有信心。

  央广网:目前中国白酒“走出去”还面临哪些挑战和困难?

  李曙光:比如,世界各国对烈性酒管理的政策法律差别很大,把中国白酒归类于不同品类的酒精饮料,执行不同的进口检验标准,与其它酒类的关税也大不相同,这就导致了中国白酒的出口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017年,五粮液远赴捷克、哈萨克斯坦、以色列、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市场、谋求合作、推广文化,行程超过了10万里。在这期间,我发现中国白酒和白酒文化在国际化表达和传播上亟待以国际思维、国际语言来表达,要用世界听得懂的方式来讲好中国白酒的文化故事。

编辑: 孙丁玲

对话全国人大代表李曙光:在创新中传承中国酒文化 讲好中国民族品牌故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塑造更多的中国品牌、推动品牌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为中国传统产业之一,白酒行业的品牌发展也一直备受关注,拿什么塑造中国白酒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