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南京受降仪式老兵年近百岁 探访印缅远征军的故事

2017-09-02 18:4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沈阳9月2日消息(记者张佳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足16岁便谎报年龄加入远征军的黄耀武,如今已经88岁。而和他一同远征印缅的战友柯愈哲已经97岁。

  远征的经历在他们心中深埋了半个多世纪,未曾对人提及。从幼年的颠沛流离,到少年从军,在异乡奋勇杀敌。乱世和硝烟中走过来的老兵们反而习惯了静静凝望这奔流的时代。直到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的故事,纷纷上门拜访,远征的传奇经历才渐渐浮现在了世人面前。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是老兵们常挂在嘴边的话。谈笑间,仿佛又把听者带回到了战火与情怀的年代。

   各自的从军路 不一样的颠沛流离

  

  黄耀武老人和他的妻子。

  不论是黄耀武,还是柯愈哲,耄耋之年的他们言谈间依然不乏激情与澎湃,战争年代塑造了他们慷锵有力的谈吐,端坐时笔直的脊梁。70余年过去了,他们的眼神似乎依然在说,如果有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面对那场战争,就算献出生命,自己也要第一个冲上前线。

  黄耀武1928年出生在上海一个优越的家庭,他的父亲留学美法并加入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誓以“教育救中国”并在上海建校。但是战火无情,在黄耀武的记忆里,那种衣食无忧的日子在炮弹“轰隆隆”的爆炸声中永远不再了,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饥饿、病痛和没有终点的逃亡。那是“一·二八”事变爆发之时,黄耀武的父亲一手创办的学校被日军炸毁,一家人被迫逃到了广州。由于自己教育救国的理想被战争践踏,黄耀武的父亲生了大病。1938年广州沦陷,一家又辗转到了香港。但父亲却再也走不动了,带着家国理想未竟的深深遗憾,父亲和母亲先后病逝。黄耀武兄弟几人成了孤儿。

  不足16岁的黄耀武被战争给予了最无情的打击。1943年,到处风餐露宿的他不堪忍受日军的暴行,怀着国仇家恨,和两名志同道合的工友报名参军,想要上阵杀敌。但当时的黄耀武年龄尚小,为了能顺利参军只能假报年龄。据黄耀武回忆,“当时的报纸新闻题目就叫做《三工友请缨杀敌》,头一个名字就是他!”黄耀武说:“自己顺利参军后,就被编入远征军,记得离开祖国那天是1944年6月5日。”

  黄耀武参军是怀着“家仇国恨”,而柯愈哲的参军则是“情怀理想”。1938年的柯愈哲还是个学生,而抗日战争的爆发把国家命运和每个人紧紧连接在了一起。暑假,柯愈哲不顾家人的反对,收拾行囊准备和哥哥偷跑去延安从军。“但一连几次都被家人抓了回去”。

  

  柯愈哲老人珍藏的纪念章。

  由于哥哥后来顺利抵达了延安,家人也终于同意了柯愈哲的从军理想。可好景不长,正往延安跋涉的他却被国民党军队截住,送到了西安“西北青年劳动营”,而后辗转到了甘肃清水县和天水继续读书。1944年上半年,以为自己梦想真的不可能实现的柯愈哲,突然在报纸上看到了号召知识青年从军的口号。“一下子热血沸腾了!”

  

  柯愈哲老人远征奖章。

  “1944年8月14日,这是我和战友一起离开祖国远征的日子。”从军后,柯愈哲仍不忘这改变一生的日子。

  “胜利必然是我们的!”

  背井离乡告别祖国,跨过了当时著名的“驼峰航线”,黄耀武和柯愈哲在印度的新六军22师学生训练营相识并接受远征军的训练。

  在训练营中,黄耀武紧握着那支来复枪心潮澎湃,这是他第一次摸枪。

  同样被分到了新22师学生营的柯愈哲,仍清晰地记得训练时的场景。“给我们发了衣服、大毛巾。”加入步兵的柯愈哲,需要训练匍匐等多项技能,“美国教官主要通过翻译讲战术,而中国教官更多的是教拼刺刀等战斗要领。”

  “正是因为有三个月的基础训练,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斗志昂扬!”黄耀武记得第一次上战场的情景,当时没有受过训练的士兵很多,刚一到战场便心生畏惧,导致伤亡非常大。而我们学生营受过训练,所以知道如何杀敌取胜。

  “当时我是轻机枪手,因为我受过训练,很熟悉轻机枪的技巧,所以知道怎么打败敌人。”黄耀武表示,那些没有经验的机枪手只知道一味地开枪,而有经验的人会有节奏地击发,甚至一听敌方的枪声,就能判断出对方射击的水平。

  身为轻机枪手的黄耀武,担任了保卫首长的任务并参加了大部分缅甸战役的作战。进攻瑞古,击败号称“森林之王”的日军十八师团是黄耀武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战斗。

  当时的日军已经节节败退,黄耀武所在的排距离前线只有三四百米,敌人的一举一动都能望见。“战斗一打响,我们就向敌军的火力点进行炮击。”黄耀武对战术了如指掌,那份自信如今依然洋溢在脸上。敌军的前沿阵地顷刻间被摧毁。由于双方距离近,战斗很快白热化,敌人溃败后,部队整备橡皮舟火速渡江,一鼓作气拿下了瑞谷,日军的气焰完全被打下去了。“胜利必然是我们的!”黄耀武自信地讲。

  每场战斗之余,部队都要面临长期的行军。“每人配发一条毛毯、一条网床、一些压缩饼干以及一支步枪和两颗手雷后,部队进入了野人山。 ”在战争期间,柯愈哲所在的部队经历更多的是行军命令。大山里、森林间,每天要行军至少五六个小时。原本令人羡慕的美式军靴此时也帮了倒忙。“山林中很多地方都有积水很深,鞋里总是灌满了水。”这让柯愈哲患上了严重的脚气,“各种毒虫也很多,被蚂蟥咬了千万不能拽,要把它们拍下来。”

  抗战胜利 老兵生活回归平淡

  1945年,新22师奉调回国并参加了南京受降仪式,负责警卫工作。抗战胜利的日子,黄耀武和柯愈哲兴奋的溢于言表,这份光荣来之不易。每次提到胜利,柯愈哲总是放声大笑,好像自己依然在当年庆祝胜利的大游行队伍里。“看到每个百姓都为抗战胜利而欢呼,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抗日战争胜利后,黄耀武因为一段革命时期的爱情而留在了沈阳。柯愈哲则选择了离开部队,在东北师范大学攻读历史专业,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如今老兵的生活回归于平淡,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他们。关爱老兵志愿者也常常到他们家里去帮助他解决生活困难。

  在三十余载的教书生涯里,柯愈哲从未和任何人讲述自己的过去,似乎一切都未曾发生。直到近些年,反映远征军的话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老兵的生活。在大连一中教书时,“学校领导从材料中了解到我曾是远征军,在一次会议上告诉了在场的人们,‘柯老曾经是远征军,是抗日的!是英雄!’”对于柯愈哲来说,隐忍多年的他此刻激动得几乎颤抖,自己的经历终于得到了大家地肯定。而家人竟是最后才得知了这个被他保守了超越半个世纪的秘密。

  

  黄耀武老人将自己的远征经历著成了书。

  同样面对自己的经历,黄耀武也很少对人提起。但是后来,在妻子地劝说下,他慢慢觉得,很多故事是可以拿来分享的,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他们这一代远征军人。于是他将自己的抗战经历著成了一本书——《1944-1948我的战争》。

  黄耀武老人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将自己抗日远征的故事呈献给了世人。如何在战火下家破人亡,如何成为一名远征军并远赴异国他乡作战,如何抗击日寇,打通国际支援中国战场的大动脉——滇缅公路。

  虽然生活清贫困苦,日常仅居住在一个37平米的小房子里,但是黄耀武依然笔耕不辍。如今他的第二本书《我是新六军少尉》也出版并开始了义卖。战争已然远去,这段远征军的历史却不应被忘却。就像老兵常说的,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编辑: 孙永政
关键词: 抗日战争;印缅远征军;黄耀武

南京受降仪式老兵年近百岁 探访印缅远征军的故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足16岁便谎报年龄加入远征军的黄耀武,如今已经88岁。而和他一同远征印缅的战友柯愈哲已经9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