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业内:中国商业航天呈现新发展态势 民间资本涌入待“静观其变”

2017-07-06 21:5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6日消息(记者 王晶)今年1月,随着快舟一号甲成功发射“一箭三星”,我国完成纯商业发射第一单。就曾有业内人士预计称,未来五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将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新的民间资本也开始涉入商业航天领域、研制运载火箭,还有更多民间资金投入至微小的商业航天模式,提供有限的数据采集服务,但对于这些我们还需要静观其未来的发展态势。” 今天上午,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付志恒在长征商业发射用户大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中国的商业航天将出现新的发展态势。另外,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实现卫星信息互通”,也将利好商业遥感的国际化拓展。

  “卫星上天,产业落地”。近年来,伴随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以及“互联网+航天”的产业升级变革,以长城为主力军的大型航天国有企业,也开始陆续进入商业航天领域。其中,火箭、卫星制造与发射、卫星应用等航天相关持续受益,航天基金“遍地开花”。

  根据市场预测,全球的商业航天市场将超1.7万亿元规模,2020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将达到8000亿元。

  商业航天新蓝海成全球航天探索新热点

  商业化航天是这几年方兴未艾的新概念,但其实也是老概念。这些年,中国在拓展航天国际化服务上收获颇丰。比如,2016年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首次打开整星在轨交付业务的欧洲市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在2018年左右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

  付志恒告诉记者,早在八十年代,“商业航天”老字号的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已参与了国际商业航天的竞争。长征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研制生产,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4000千克,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000千克,可满足国内外不同用户的需求。

  截至目前,各型号长征火箭已累计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商业发射60次,其中搭载发射服务14次。付志恒说,近年来,国内外一直提及“新航天”,但实际上“新航天”与过去的“商业航天”相比,区别就在于资金来源。

  过去,航天发射是以政府主导、投资。但如今,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商业航天领域的政策倾斜,2014年,国家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2015年,支持民间资本开展增值产品开发、运营服务和产业化推广……

  “现在私人民营企业投入代替过去政府投入的资金,但仍处于探索阶段。”付志恒称,在90年代时也有民营资本投入航天领域,但是由于运营及市场的问题,并没有成为成功的代表。未来,中国的商业航天出现新的发展态势,但新的民间资本的投入还需要静观发展态势,考验其耐心。

  中国商业航天“春天”来了? 要摸清用户需求

  近年来,全球小卫星市场发展迅猛,国内也涌现出众多小卫星制造商和运营商,商业发射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却摆在面前:新的需求、市场应用到底是什么?手机、无人机等行业的波动发展,否能够在卫星行业“上演”?北京千域空天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蓝天翼在会上提及,在商业航天的细分领域,要学会培养卫星用户、琢磨用户需求。

  专车、班车、顺风车、搭载车……标注化的设置又该如何满足多种商业的用户需求,也是商业航天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宇航部副部长唐亚刚针对目前的商业发射服务提出了最优的解决方案。

  “专车,即运用低成本的火箭,能够满足专属的发射计划及特殊需求。班车,一年两次,寻找搭载机会较困难,所以实行年度定时定轨道,按照班车发射时间定点发射。”唐亚刚介绍说,顺风车,则属于传统的搭载。未来,我们将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前公布,用户可以根据比较,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搭载方式。

  据业内观察,目前商业发射用户更加关注卫星的入轨成本,所以需运用现有的航天技术,降低成本。近年来,商业航天市场对微小卫星的发射需求呈井喷趋势。一院和八院分别研制了长征十一号和长征六号新一代运载火箭以适应小卫星发射市场需求。

  为满足市场需求,长城公司还依托一院和八院研制的各型长征火箭推出了“长征快车”服务,通过星座组网、专享发射、搭载发射和集簇发射(年度定时、定时轨道发射)等形式,为各类用户提供快速、稳定、可靠的一站式商业发射服务。

  但新兴的民间航天创业公司也有着自己的担忧,政府应该鼓励培育新兴、有序的商业航天市场,要像对待新能源一样,鼓励初创的新兴航天公司“开起球”来。

  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副司长余琦建议,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政府一定要规范服务,促进航天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 张佳琪
关键词: 航天;民间资本;数据采集;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国际化

业内:中国商业航天呈现新发展态势 民间资本涌入待“静观其变”

今年1月,随着“吉林一号”一箭三星纯商业的发射成功,就曾有业内人士预计称,未来五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将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