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干板秧歌:我要在“守望"中“渐渐高”

2017-05-22 09:1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长治5月22日消息(记者 孙丁玲)对仗押韵的唱词,充满韵律的唱腔,敲锣击鼓的伴奏;有舞台设置,有演员表演,更有观众喝彩,这就是流传至今的长治县干板秧歌。

  干板秧歌是长治县土生土长的原生态民间艺术,是上党梆子、上党落子、潞安鼓书的鼻祖,已成为濒危非遗剧种。它扎根于民间沃土,取材于百姓琐事,土色土香,韵味独特,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闻乐见。

  起源:铁匠劳作来自叮当锤声

  日前,在长治县说唱艺术团的排练室里,伴随着打击乐器,两名演员正在表演干板秧歌《凤英女骂街》。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穿着“三寸金莲”,唱干板秧歌,演员张琴惟妙惟肖地表演着。演员需要脚尖着地,才能穿上这厚厚的戏鞋,整个演出时间2个小时,也给干板秧歌演员一个不小的挑战。

演员张琴着“三寸金莲”在现场表演

  演员张琴着“三寸金莲”在现场表演

  在现场,记者见到了干板秧歌的省级传承人,长治县说唱艺术团团长肖和堂先生。肖和堂介绍,“干板秧歌”因只有打击乐器,无管弦伴奏,故而得名。干板秧歌起源于长治县西火、荫城一带,又称西火秧歌、荫城秧歌。清道光年间,这一民间演唱形式逐渐形成体系,由院落“坐着唱”发展到街巷“走场子唱”,直至搬上戏台,发展壮大。1937年,日军侵占长治,“干板秧歌”受重创,直到1945年,才又焕发生机。

  团长肖和堂在演出

  干板秧歌虽起源于劳动,但不是起源于有些秧歌来源于自给自足的田间地头生产劳动,而是发源于为商业交易进行的“打铁”生产。

  长治县的打铁艺术

  长治县是煤铁之乡,是潞商故里。潞商以经营盐铁、丝绸等物资起家。而长治县的西火、荫城一带铁业生意繁荣,铁匠师傅在劳作时为协调动作、减轻苦闷,伴随着“叮当当、叮当当”有节奏的锻打声,口里喊着劳动号子,这便是干板秧歌的雏形。干板秧歌鼎盛时期,在长治县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庙会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几乎人人会哼,村村坐场,随时可听,还传到了壶关、武乡、长子、屯留等地。

  特色:没有管弦乐器伴奏,行腔更自由

  干板秧歌传唱于乡间,属于原生态艺术。其题材多取材于民间家庭纠葛和百姓生活琐事,很少有重大历史事件知名人物故事。

  干板秧歌的演唱基本上采用二人对唱、三人对唱或多人对唱的形式,除有个别小段是由一个人一口气唱完外,一般都是你唱一句,我接一句,你来一段,我续一段。道白少而短,唱段多而长。

  干板秧歌的演出现场

  干板秧歌的唱词以七言格为主,兼有十言格。上下句为一个完整句式,句式中间有固定的打击乐相连接。基本特征是,小锣定音、徒唱起结、击乐串缀。唱腔一般分为短板和长板,尾字要求押韵。演唱时,每唱完一句,加一阵打击乐,直到唱完一个整本。在板腔上有起板、送板、栽板、垛板、数板。

  由于干板秧歌由于没有管弦乐器伴奏,它的行腔更自由、粗犷和豪放,没有一般戏曲那样严谨、讲究。

  地方保护:干板秧歌焕发新生

  干板秧歌这种土生土长的原生态演唱形式,在年轻人中会唱的人越来越少,市场也越来越小,形成了一个新的断层。很多民间艺人都意识到,如不及时加以抢救、保护、传承,又将面临消失的可能。

  据团里的一名演员讲,他的祖上就是唱干板秧歌的。当年村里有一个相当规模的秧歌剧团,他的父亲是班主,旗下演员少说也有三四十人。到上世纪50年代,剧团解散,只是逢年过节闹红火时唱上一段。再后来村里只剩下一个旧戏箱和三个当年唱过秧歌的老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干板秧歌的抢救和传承迫在眉睫。

  如今,干板秧歌的抢救、保护、传承,已列入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

  全县多数乡镇村,恢复和组建了干板秧歌业余演唱队伍,不仅挖掘、整理、编排了一些失传多年的老唱段,而且新编、创作、演出了不少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剧目。尤其逢年过节、生日祝寿、红白喜事,不少群众都要请一些名角唱上几段干板秧歌,以图红火。县里每年还专门举办一至两次干板秧歌调演大赛,推陈出新,发现苗子,培养人才,繁荣创作。

  为抢救、保护、传承这一民间艺术,当地一些专家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政府部门制定一些保护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开发利用,尤其是对一些目前尚在的传承人,要组织他们传艺、教学、交流,对一些优秀的传统剧目与唱段,要挖掘整理编印出版,对民间的一些业余演出社团和民间艺人,要给予支持、鼓励、提供方便。特别是各乡镇、村文化活动中心要把抢救、保护、传承工作,放在心上,拿在手上,使其进一步繁荣、光大。

  长治人曾自豪地说,哪里有太行山脉,哪里就有干板秧歌。如今太行山脉还在静静伫立,只是这干板秧歌,谁还在唱?

编辑: 刘岩
关键词: 干板秧歌;中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