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独家报道

央广网

徐州琴书的艺术传承

2016-12-28 14:48: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徐州1228日(记者章丽华 辛如记 张树国)“街头巷尾有琴声,大人小孩会哼哼”,这曾经是徐州一带人们喜欢琴书的真实写照。徐州琴书在淮海地区已经传承了二百多年,覆盖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

  徐州琴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州琴书在“丝弦”的基础上脱变而成。丝弦起源于明朝末年,在河北省中部,原是老百姓在田间场院敲着碟碗演唱的自娱活动,后来艺人配上丝弦演奏,更加好听,由自发的娱活动开始商业演出,影响越来越大,慢慢形成东、南、西、北、中五路丝弦。

  清朝中后期,南路丝弦传到淮海徐州一带,一些民间艺人,把当地的扬琴艺术引入丝弦,把丝弦的曲牌删繁就简,形成流水板和慢板结合为主体,一把坠胡,一架扬琴,一人说唱、两人说唱到多人说唱,这就是今天的徐州琴书。《红楼梦》中有这样的话“闲时便学些丝弦,唱个曲儿。”这就说明,琴书不但在民间传唱,而且在皇宫贵族中也有流传。徐州琴书活跃在周边十几个县,当年在淮海战役期间,五百多名琴书艺人汇集徐州,日夜编排新节目,为解放大军演唱,起到了鼓舞士气作用。淮海战役的胜利,有解放区人民推着独轮车支援前线的功劳,也有广大琴书艺人演唱鼓舞士气的贡献。


  五十年代初,徐州成立七十多人的曲艺团,名角辈出,每天都可以拉出十几个场子唱戏;萧县(萧县那时隶属徐州管辖)也成立了曲艺队,把那些乡村有名艺人组织起来,排练新的节目,歌唱新中国,歌唱共产党,为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徐州琴书在传承过程中,也不断创新发展,逐步丰富音乐性,增强故事性,故事由短变长,不少演员能唱几十部大书,有个老艺人曾经告诉我,他唱一年三百六十天,可以场场不重样。徐州琴书表演形式多样化,有单口、对口、三人及多人坐唱、表演唱。为了扩大徐州琴书的传承,十几年前,苏、鲁、豫、皖各地的琴书艺人云集徐州,联合各地的戏曲演员,把琴书和戏曲结合起来,排演扬琴戏,出版各种碟片,向全国发行,观众既可听书也可看戏,不少徐州地区在全国各地工作的上学的或打工的,买上碟片,既可以听到家乡的书又可看到家乡的戏,倍感亲切,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本文作者也是徐州琴书的爱好者,朱邦霞 崔金霞 崔金兰 孙成才 魏云彩、张金霞、张银霞、王道兰、丁舞、惠中刚等,这些艺术家的名字,就是在碟片上看到的,他们有专业团队的演员,也有民间艺人,他们绝妙的唱腔常常在耳边缭绕。一听到扬琴戏,我就想到了家乡,想到了黄河故道,想到了勤劳善良的乡亲们,一种对故乡的思念油然而生,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到那块生我养我的热土。

  淮海地区,民风民俗,生活习惯,思维语言,民族性格虽然大致相同,但细品起来,多多少少还有差异,这些差异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琴书的发展,琴书的艺术家们适应群众的口味,根据当地的语言习惯对琴书的唱腔以及唱词的运用加以改造,长年积累,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丰、沛、萧、砀等县的琴书高亢奔放、朴素端庄、字重板实。邳县、铜山、宿迁、睢宁等县华彩流畅,文静委婉。

  魏云彩,徐州邳县人,是徐州琴书的第十八代传人,也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十三岁学琴书,十五岁就受到相声大师侯宝林等艺术家的夸赞。他不但唱得好,长相也潇洒俊俏,被徐州人称为万人迷。魏文彩从艺五十多年,常年活跃在城乡,到底唱了多少戏,他自己也说不清,经常观众不散场,他就接着唱,最后嗓子哑了,说不出话了,观众才依依不舍的散去。八十年代以前,魏云彩大多唱的是传统戏,演悲欢之事,变兴亡之理,反映人们的美好理想和愿望;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从现实出发,表现有强烈时代感的作品,歌颂社会主义新人,反映当代人的生活,创作了《家属来队这一天》《王二还家》《刘邦还乡》等几十个新段子,一天要唱三、四场,很受群众的欢迎。他欣喜地告诉记者:有时为了赶场子,还得警车开道。

  魏云彩在演唱琴书的过程中,广泛听取观众的意见,不断对唱腔加以创新改造,他吸收黄梅戏、评剧、大曲调、柳琴戏、梆子戏等的一些唱法,注重唱腔的变化,有效地调整音节,大大丰富了徐州琴书的韵味。有人说:听魏云彩琴书就像喝二两小酒一样舒服。魏云彩也自豪地说:我年轻的时候是个万人迷,一点都不比现在的明星差,我到外地演出,很多人追着我听戏,有个年轻的演员说,听魏老师唱琴书的时候,我都不敢看你,一看你,我就忘词、走神儿。我开玩笑地说:魏先生你风采依旧,老当益壮,嗓音不减当年,你现在到广场上唱琴书,还能迷倒不少人。他哈哈大笑起来。随后,老人的心情一下子沉静下来,他忧郁地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徐州琴书能很好地传承下去。

  说道徐州琴书的传承,魏文彩说:教学生和收徒弟的概念不一样,我学生很多,可以说到处都是,但学成的很少,有的是一时的热爱,学一阵子也就完了,我对他们也没有继续教育的义务,但徒弟就不一样了,徒弟是要我一辈子去教的,我要把我一生的所学都毫不保留的传给他们,一点一滴都不留,除此以外,我还要逼着他们在我的基础上创新,青出于蓝胜于蓝,冰出于水寒于水,时代变了,我们也得变,

  要针对现在的听众,艺人不能在原地上踏步走,吃老祖宗的饭,还必须创新唱法,丰富旋律,改变演出形式;现在互联网发展较快,我们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把琴书融入互联网,多编排适应时代要求的唱段,特别要注重考虑年轻人的口味,吸引青年人关注徐州琴书,传承和发展就有希望了。

  魏云彩为徐州琴书的传承和发展,四处奔走,跑遍徐州各地,收集整理各种琴书资料,几年来他收集了五百多张碟片和图书资料,他说:很多东西都是孤本了,再不去整理保护,过不了多久就消失了。郭冬临的母亲崔金霞、姨母崔金兰也是我们徐州琴书的著名演员,姊妹俩的唱腔非常好听,当年很多徐州人都听迷了,我和她们在一起唱琴书的资料,我找了很多年,才找到仅有的这点录音,我看成宝贝,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自我欣赏、放给徒弟和学生们听。要想学好她们的唱腔,没十年以上的苦功那是不行的。

  魏云彩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徐州琴书研究会,计划收集整理徐州琴书的资料。徐州宣传、文化部门已下拨资金十万元,作为徐州琴书研究的项目资金,魏云彩正在整理研究徐州琴书的传承和发展。。

  魏云彩退休以后,虽然演出少了,但他带徒弟教学的工作一天也没停止,他满身是劲,热情高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师父带徒弟,老师教学生,国家没有补助,魏文彩省吃俭用,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一部分,挖掘整理琴书资料,购买音响器材和补贴个别的徒弟和学生们住宿吃饭。魏云彩说:我把徒弟当成自己的儿女,我除教他们唱琴书之外,还要叫他们做人,人做不好,琴书也唱不好。

  徐州琴书传承也有自身的文化要求,拜师学艺是有严格的规矩的,魏云彩拿出两张拜帖,一张是他当年拜师的拜帖,一张是他收徒的拜帖,上边郎朗小字写得分明:愿尊师道,团结同志,刻苦钻研,传承恩师才艺,弘扬民族文化。以德为重,以利为轻,多行善事,积功累德,邦众生于危难,不为小人利用。谨遵师道,天罚犯戒。天宝不付于非仁,圣道须传于贤者。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能人艺自高。师徒坚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自觉遵守琴书艺术思想,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加强思想积累和知识储备,强化艺术训练,讲品味,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宏美德,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积极健康的优秀作品,出人出书走正路,以为人民服务是天职,赢得人民的喜爱和欢迎。魏云彩看着拜帖说:如何做一个好徒弟,这上边写的明明白白,过去大户人家有家训,我们艺人有拜帖,拜帖就是我们艺人的家规,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根据时代的要求,我们不断修改补充,艺人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要一丝不苟地遵守,做不好,辱没祖宗,对不起子孙,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魏云彩介绍了他选徒弟的故事:年近古稀的魏云彩对培养新人十分着急,为选一个好苗子花费了很多心血,他四处打听,不断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以便发现人才,在一次他和铜山、利国企业家张汝琴共同举办的琴书、戏曲培训班上,他发现一个叫徐妮娜的姑娘,嗓音优美,形象出众,做事执着,很有事业心,想收为徒弟。徐姑娘家是唢呐世家,从小跟着父辈吹唢呐,收入颇丰,来参加培训班,不过是想学一点戏曲唱段,在吹唢呐时,唱一段戏曲,以丰富唢呐演出,从没想过学琴书,认为琴书土气,乡村老调,没有多少前途,一口给回绝了。魏云彩心里很不是滋味,没想到徐州琴书在年轻人心里是这样的形象,看来姑娘并不了解真正的徐州琴书。他多次请人给徐姑娘打电话,姑娘见一位老人如此热情,勉强来了。魏云彩很高兴,专门唱了一段徐州琴书给姑娘听,哪知道徐姑娘听得如痴如醉,泪流满面,二话没说,当场跪下来磕头认师。徐妮娜如鱼得水,魏云彩倾心传教,没过两年,徐妮娜已成为徐州琴书骨干演员,并于2015年获江苏省第二届文华奖,他的学生有两名为一级演员(现也已退休),三名二级演员。

  魏云彩说: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坐在露天场地听书不习惯了,特别是年轻人喜欢在小剧场里听戏,应该多建设一些演出场馆。徐州市宣传部门的同志告诉记者:徐州琴书,还有柳琴、梆子等,是国家非遗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投入,会建设更多更好文化场馆,满足人们的需要。

  \章丽华 辛如记 张树国

编辑:张雷

关键词:徐州;琴书;传承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徐州铁警“百日治安整治”查获网上逃犯105名

2016-11-30 15:50:00

徐州将举办第十九届投资洽谈会 签约将超千亿

2016-10-18 20:50:00

12岁女孩怀孕12周做产检

最近,一条“徐州12岁女孩在医院做产检,疑似被拐卖”的消息刷遍了当地人的朋友圈,从流传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一个身高、相貌还像初中生的女孩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子站在医院,身边有一名30多岁的男子和40多岁的女子,自称是女孩的家人,他们说女孩已经有20岁了。

2016-10-08 07:42: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