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诩“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的马保国,在各方炒作下一度成为“网红”,“不讲武德”“耗子尾汁(好自为之)”等“马言马语”也成为网络热词。日前,多个视频平台和社交网站已下架相关内容。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项目之一,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马保国式“大师”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大行商业之道,并在流量裹挟下利用公共空间牟利,这不仅是对武术价值的伤害,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亵渎。

  诚然,公民个人有表演自由,通过表演获取正当利益也无可厚非。但马保国式“网络审丑”走红,本质上是哗众取宠,通过流量变现获取利益。这不仅会对社会价值体系产生极大冲击,也会对受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产生错误的价值导向。

  “网络审丑”大行其道,归根到底,还是唯流量是从的畸形价值体系使然。在马保国的走红过程中,商业机构和资本是否有意识引导或策划,刻意迎合甚至鼓吹“审丑”文化?平台此前是否为了流量选择“装聋作哑”,甚至对“网络审丑”进行流量倾斜,并借此进一步收割流量?马保国相关内容下架后,一系列问题仍需关注。

  马保国式“闹剧”要收场,对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商业机构和平台的监管力度更要加大。倘若不能对此形成系统有效的管理,任由资本试探社会道德和价值底线,难免会在流量“诱惑”之下,出现下一个马保国。

  流量经济,不能为了变现失了底线。(央广网评论员 王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