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临近,很多市民已经做好三天的旅游出行计划。红火的“乡村游”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活力,要趁势升级,扎实走好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做好乡村旅游,就要切实解决问题,补足短板。同质化现象普遍,产品趋同、景点单一、“千村一面”;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粗制滥造、难以满足游客内心诉求,旅游体验质量低;一些地区盲目开发、过度投资;一些地方,村民被转移和排斥,无法作为主体参与其中……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仍需要地方政府不断进行市场化探索,在引入社会资本的同时,以合作社、入股等方式维护农民主体地位,补短板扬优势,助力乡村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做好乡村旅游,就要摸清发展脉络、找准发展方向。从发展脉络来看,乡村旅游主要历经了农家乐、采摘等休闲体验、乡村度假三个代际,完成了从雏形到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而就未来发展态势而言,乡村旅游还面临着提档升级的新突破,即在民宿以及乡村的基础上发展的田园旅居度假综合体。要清晰地认识乡村旅游的发展变化,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的“含金量”,更好地满足旅游市场不断增长的各类需求。

  做好乡村旅游,就要打造特色,用文化赋能。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乡村旅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以乡村文化为魂、以农业产业为源,推动农业、旅游、文化实现“三位一体”发展。要深入挖潜本土文化,结合当代实际,突出乡村特色,展现独特文化。同时,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核心,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区域全景化、产业全覆盖。让旅游空间更有序、农特产品更丰富、产业协同更合理、资源配置最优化,培育出独具魅力、风格各异的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

  做好乡村旅游,就要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新生态产业,生态资源是乡村游的优势和命脉。要切实转变效益至上的思维方式,从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出发,着眼乡村振兴的大局,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合理利用开发,科学引导规划。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并举双促,真正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做好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守护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底色。

  美丽乡村,魅力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广大农村,乡村旅游作为农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方面作用明显。我们要不断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做好乡村旅游这篇大文章,走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让广大乡村和农民真正成为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受益者。(央广评论员 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