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京津冀三地相继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调整通知。自此,从4月30日起,除湖北省、港澳台地区,全国省级行政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均已调整至二级及以下。应急响应级别下调表明该地区风险性减弱,是疫情防控卓有成效的直观表现。随着应急响应级别下调,给各省市自主调控空间,为企业复工复产、市民城市间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

  京津冀三地同步降级意味着全国大范围疫情防控取得又一个新胜利。在北京市举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96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对国内低风险进京出差返京人员,不再要求隔离14天,但不包括境外回京人员、不包括湖北(含武汉)和国内高中风险地区人员。这也就从根本上表示,低风险地区健康人群互认,全国大范围防疫已经不需用强制隔离来保障人群相对安全。这对于“五一”假期旅游行业、复工复产企业来讲着实是“及时雨”。随着高铁的普及、电商的兴起,全国经济已经处于“一盘棋”,而作为首都的北京更是拥有大批金融、科技、文化等各领域头部企业,降低应急响应级别可以让企业商贸快速流通,市场“回暖”带动就业人数增加,使经济散发活力。

  京津冀三地同步降级意味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疫情暴发以来,我们从现实中看到科学防控的“中国之治”。京津冀三地从疫情防控初期就紧密相联,1月22日天津市委常委会率先提出“战时机制”,随即京津冀陆续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在输入型病例不断攀升阶段,津冀守住进京第一道防线,多班国际航班降落津冀大地,筑牢首都“护城河”。4月中旬京津冀率先实施三地“健康码”互认,更是加深了三地休戚与共,同呼吸共命运,这其中需要莫大的勇气与担当。同频防疫,同步复工,京津冀协同联动为全国人员流动打牢基础,同时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

  京津冀三地同步降级意味着常态化防控步入新台阶。应急响应级别下调,不代表疫情的结束,还存在许多潜在风险。比如,国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我国一些地方也曾出现因过早放松警惕导致输入型病例感染本地居民的情况,这些都在告诫我们,过早放松警惕会让我们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对于这场持续三个多月的抗疫阻击战是一场新考验,城市科学防控疫情从静态化治理提升至动态化管控,进入常态化治理阶段。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对入境人员做好核酸检测、体温监测,把好“国门”;在社区、人员密集地区加强防控,把好“家门”,已经成为目前疫情形势下的基本要求。同时,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难免出现大批“赶工”“加时”,适当放缓人员过早过快聚集也是当务之急、当务之要。后疫情时代,一时麻痹大意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时时警惕缓步推进才能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最终打赢。我们面对的是狡猾的、肉眼看不见的病毒,只有绷紧“安全弦”,才能赢取最后的全面胜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历史不停地告诉我们,只要团结一心,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汇集亿万人民的智慧力量,我们定能无坚不摧,勇往直前,赢得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央广网评论员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