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形势愈演愈烈,令人揪心。这是一场波及全球人类的公共卫生灾难和全球社会悲剧。面对疫情,人类应该最大限度地团结在一起,携手抗击疫情,共同打赢全球疫情防控阻击战。从2020年1月开始,全球多国封国封城,美国纽约股市多次熔断,中国专家驰援意大利、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国。这场疫情在人类社会所引起的,有恐惧,有抗击;有停滞,有震荡;有对立,有互助;有道义,有担当;有甩锅,有歧视……这场疫情就好像一块试金石,映照出人类社会的善与恶,是与非,长与短。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3月17日撰文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将深刻影响世界,这将会是两个世界——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世界与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的世界。从生态环境层面来看,这场疫情带给我们很多值得反思的警示。

  一是要理性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将自然作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来看,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缺乏一种持之以恒的理性思维,对于野生动物缺乏保护和尊重,这是引发疫情的原因之一。对于宇宙发展,对于人类未来,对于生态环境,人类应该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性和智慧。人类应该将自然和人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审视生态环境,来审视历史现实,从而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地球之上,人类和自然都是具有生命、尊严和场域的主体。在人类的理性和智慧范畴之内,应该有自然的位置,应将自然作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来看待,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使人类、自然能够和平相处的理性和智慧。

  二是面对巨大全球治理赤字挑战,迫切需要形成全球环境治理共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表明,人类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全球治理和全球共识方面,显然存在巨大赤字。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呼吁:“中国正在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它就是我们要团结——团结,团结,还是团结。”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形成全球共识,推进全球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没有全球共识,全球治理寸步难行。在全球抗击疫情的进程中,对于中国的污名化噪音、杂音不绝于耳。这种以邻为壑、转嫁矛盾、抹黑指责的言行,是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负能量和负力量。而只有形成更加牢固的全球共识,才能有利于推进全球治理,从而解决人类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在生态环境方面,对于全球环境治理和全球环境共识而言,同样存在巨大赤字。比如,在大气治理方面,就很难形成全球一致的共识和行动。面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挑战,全球的环境治理主体只有成为全球生态环境共识和全球环境治理的建设者、参与者和支持者,避免成为全球环境共识和全球环境治理的破坏者、分裂者和倒退者,才能真正推进全球环境共识的形成和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

  三是要形成全球协同应急响应机制,补齐全球环境治理短板。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全球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进一步证明了全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抗击疫情,所需要的是全球的协同应急响应解决机制,而不是国家之间的对立遏制。全球治理是一个完整体系,包含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环境治理、网络治理等各种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的治理。这充分说明,在全球化影响日益深刻的今天,面对全球问题和挑战,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如果不进行充分的全球动员和全球协同,人类所面对的环境问题和挑战只能愈演愈烈,局面难以扭转,风险越来越大。吃一堑,长一智。人类在环境中生存、生活、生产,人类在环境中成长、思索、前进。每一次大自然的报复,每一次全人类的灾难,每一次全球性的震荡,都包含着深刻的启示。让我们俯身察看,深刻反省,善自珍重,在下一次磨难到来之前,能够做到未雨绸缪,补齐短板,更好地善待自然,善待环境,善待生命,善待人类。(付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