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评论 > 央广时评

央广网

央广时评:高校“有偿替课”成风背后的尴尬

2016-11-14 11:31:00 来源:央广网

  “全天候替课,能够对付各种刁钻老师,一节课20多元,质量保证不议价。”从单个学校到高校密集的地区,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替课群。对于替课的相关报道,前几年已见诸报端。如今,随着需求的增加,替课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校园中的灰色产业链。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对学生来讲,出勤率和日常学分息息相关,关系到能否顺利毕业的问题;而对于高校老师来说,学生的出勤率也是学校对老师的重要考核标准。这往往成为有偿替课中的关键链条。

  考研、找工作、枯燥没兴趣、谈恋爱、玩游戏……学生花钱找人替课的原因五花八门。点名、签到、刷二维码、刷脸……高校老师也是用尽各种方法来约束学生的考勤。这样“猫捉老鼠”的尴尬局面,既让人皱眉,也让人深思。

  针对这种现象,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去年曾做过调查,随机抽取了503名大学生,其中52.09%的大学生表示身边出现过替课现象。而在有替课经历的大学生群体中,46.18%的人是通过QQ、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直接发布或收到替课信息,17.18%的人则是通过QQ或者微信替课群。

  有偿替课不止一次被媒体曝光,公众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大学生不懂事,父母出钱供读书,学生花钱不读书。这不仅是欺骗学校和老师,更是欺骗父母和自己,影响恶劣。对高校学生贴上标签,进行批评的声音有很多。但是,笔者想说,板子不能只打在大学生身上,高校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在上述提到的调查中,51.90%的大学生认为“与实习或课外实践相冲突”是选择替课的原因。同时,有44.65%的大学生是因“课程枯燥或者对课程不感兴趣”而选择替课。但是,仍有3.45%的大学生是“任性就是不想上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曾表示,中国的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包括课程设置自主权。再加上教师对课堂缺乏投入,自然而然课堂质量也就不高、缺乏吸引力。

  再者,随着大学的扩招,很多课程尤其是公共课程采取大班授课的方法,老师和学生的陌生感增加。更加剧了学生有偿替课的行为。

  由此看来,高校“有偿替课”成风,不仅是“学风”问题,同时也是“教风”问题。高校要改变这种尴尬现象,学校也要适当改变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不能死盯“考勤”,更要在课程设置和传授上下功夫,研究社会需求与教育内容的冲突,不断提高这些课程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让大学生不仅不敢“逃课”,而且不想“逃课”。(杜静)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央广时评;高校;有偿替课;尴尬;老师;考勤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央广时评:“双11”离放心购还有多远

“双11”购物狂欢节已进入倒计时。这个由电商平台打造的“节日”已经历“七年之痒”, 消费者也经历了从狂欢到冷静到过程。今年,电商平台想让它成为全球购物狂欢节,影响更多的人。如此,我们更应该思考,“双11”离放心购究竟还有多远。

2016-11-10 17:18:00

央广时评:劳务税起征点36年未变 懒政背后是对民生的冷漠

 从1980年至今,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已经进行了6次修订,“工资、薪金”的个税起征点从800元增至了3500元,但劳务报酬税800元的起征点、20%的税率沿用至今,36年不变。

2016-11-07 07:00:00

央广时评:是否提前供暖,问天气不如问感受

冷空气强势来袭导致北方部分地区最低气温破极值,北方10省会城市10月31日度过今年入秋以来最冷的一天,北京昨天早晨最低气温只有-4℃,提前供暖成为不少市民的强烈诉求。

2016-11-02 07:00: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