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无臂乡村教师江声发用10厘米残肢绑着粉笔写板书、用衣服当黑板擦的视频,冲上微博热搜。代课18年,他兢兢业业,贡献颇多,也曾拒绝培训机构10万元年薪的邀约,拿着每个月1800元的工资,坚持守护大山里的孩子。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身残志坚的江声发,在其充满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不畏困难险阻、勇于拼搏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生动感人的励志故事。长期以来,他身体力行书写伟大人生,去发光点亮乡村教育,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孩子们心中培植起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信念,激励他们为社会贡献力量,为贫瘠的乡村照亮未来,为乡村振兴埋下可贵的火种。

江声发先后获得昭通好人、云南最美教师、云南好人等诸多荣誉,但只有“老师”这个身份,让他格外珍视。他说,“是山里的这些孩子们给了我活下去的自信和勇气”。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够从代课教师转正,但是他也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有一天真的被辞退了,我想在村里做义务补课,为留守儿童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传道授业解惑,将一批批学生送出大山,努力与命运抗争的江声发,值得宽厚以待。江声发之于大山里的小学而言,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践行者,他的贡献与精神对于资源贫瘠的乡村而言,更是一束照亮未来的光,他想转正,成为一名教师,这是一个淳朴而美好的愿望,对当地而言,也是一件好事,理应得到满足。人才待遇应与贡献成正比,这才是对辛勤付出的乡村教师的最好的鼓舞。

在广大基层,还有无数个“江声发”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付出不平凡的努力,用尽力气尽情燃烧自己,哪怕就为多照亮一点点。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他们才是社会最硬的脊梁,他们值得最响亮的掌声和最绚丽的鲜花,他们的付出应该被给予更优厚的待遇和奖励。“抱薪者”让人温暖,“抱薪者”亦需温暖。(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