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安徽歙县公安局通报的一起案件中,一名14岁女孩在厕所中连续扇另一名14岁女孩几十记耳光,还怂恿其他在场未成年人也一起施暴,并叫嚣“出事我扛着”。近年来,发生在未成年人群众中的暴力事件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未成年人对法律缺乏敬畏,甚至恶意利用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宽容。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政策的基本导向是“宽严相济,以宽为先”。未成年人司法案件中,很多低龄儿童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甚至是恶性犯罪之后,只是经过“口头教育”等的处理,就可以被父母领回家。

某些违法的未成年人,正是因为自知有年龄这张“免责金牌”,从而有恃无恐,说出诸如“出事我扛着”之类的狂言。然而,低龄不能遮百恶。目前,国家立法层面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逐步完善。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局部下调刑事责任年龄至12周岁,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未成年人成长的“底线”。

当然,完善后的法律更需要各级部门协同配合,共同落实。应对犯罪低龄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政府、社会、家长、学校要形成合力,从思想宣传、行为规范、事后处置等多方面努力,共同遏制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央广网评论员 李兆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