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1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近一年,农村集贸市场的假冒、伪劣、“三无”及过期商品出现反弹式增长,其中“三无”产品问题未见好转。

  农村的问题商品不减反增,一方面说明,农村市场不断增强的消费潜力被“盯上了”。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连续多年超过城镇居民,乡村成为消费增长的“新一极”。在此背景下,大量商品涌入农村集贸市场,一些不良商家试图鱼目混珠,问题商品就随之而入。另一方面也说明,乡村居民品质消费意识有待增强,农村集贸市场的监管存在短板,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还远远不够。

  现如今,中国已经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要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消费市场的振兴必不可少。为此,需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升乡村消费能力和水平;需要引导农民提高消费层次和维权意识,让农民会花钱、懂消费;需要大力推广集中生产、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农村集贸市场供应链体系;需要在供给端发力,为农民提供更多价廉物美、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

  与此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需要尽快疏通管理的“毛细血管”,加强对农村集贸市场的精细化管理:严格推行诚信经营“黑名单”制度,让严重违法失信的经营者无法立足;积极设立农村集贸市场投诉服务窗口,畅通消费者投诉和建议渠道;坚决打击集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绝不能让农村成为“三无”等问题商品的泛滥之地。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打开,只有广大农民“能够消费”“敢于消费”“安心消费”,乡村消费市场振兴才能早日成为现实。(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夏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