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共和国追梦人】两代人的追求——让桐乡的乐器奏响世界

2019-05-22 16:40:00来源:央广网

  编前语: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央广网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共和国追梦人》。70年来,我们用奋斗定义人生价值,谱写出华丽的时代篇章;栉风沐雨,砥砺歌行,我们与祖国共同成长,一起筑梦、追梦、圆梦。本期追梦故事--《两代人的追求——让桐乡的乐器奏响世界》。

 

  本期主播:阿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文艺之声主持人)

  兰考,因为著名的泡桐被称为桐乡。泡桐,不仅是焦裕禄精神的象征,也是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兰考泡桐,不裂不翘不变形,经脱脂处理后透音、透气性能好,具有优良的共振性能,被国家原林业部专家认定为制作民族乐器的最佳材料。目前,全国所有制作民族乐器使用的泡桐音板,90%以上都来自兰考。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跟千万个投入商海的人们一样,兰考县堌阳镇范场村的村民代士永也做起了销售泡桐板材的生意。只不过,当他的第一车泡桐板材发往上海的时候,他万万没有想到,他会和儿子代胜民这父子两代人,亲历了改革开放40年兰考县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亲历了兰考县民族乐器行业从小到大这个史诗般的发展历程。

  当时,代士永将泡桐板材卖给上海乐器厂和其它乐器厂的时候,一方板材也就能卖上几百块钱,可是他发现乐器厂用这些板材做成琵琶、古筝等,一把乐器就能卖到一千多块钱。这巨大的反差,让代士永产生了自己加工制作乐器的想法。代士永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想自己干成一件事儿,乐器行业是他希望的一个起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兰考,条件异常艰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坚持用恒心和毅力,创办了兰考的第一家乐器厂,并花大价钱引进来制作师,培训兰考当地的工人,让他们掌握了技术,学到了生存的能力跟本领。”

  当时,代士永在别人怀疑、不相信的目光中,半年之内跑了上海7、8趟,把上海乐器厂的技术大师张连根挖了过来。在张师傅的指导下,代士永和工人们克服了生产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半年之后,终于生产出了自己的第一批乐器。

  1988年的秋天,代士永带着10多把琵琶和古筝,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广州参加了广交会。虽然是蹭了个展位,但是收获却很大。他带的乐器被抢购一空,还签下了一份份订货合同。信心大增的代士永回来后,租用几间旧仓库办起了堌阳乐器厂,成为了兰考民族乐器制作的第一人。

  1991年5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代士永和张连根的工作照。这天的人民日报还以《兰考琴鸣》为题,大篇幅报道了代士永用泡桐生产民族乐器出口创汇,年收入达到200多万元的事迹。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代士永的引领下,兰考县民族乐器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且逐步成为兰考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跟着代士永学做乐器的工人们,又把技术传给了他们身边的人。现在,凭这个手艺致富的人有许多,买轿车住小楼已是寻常事。

  兰考县堌阳镇如今已有民族乐器厂140多家,安排就业劳动力3万多人。年生产乐器45万件,乐器音板配件50万套。兰考民族乐器不仅行销全国,同时还出口到新马泰、美国、英国。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兰考的民族乐器。

  在父亲代士永去世后的2005年,代胜民接过了父亲未竟的事业并将它发扬光大。父亲代士永艰苦奋斗创立了企业,代胜民则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乐器生产向着高端、精端的路子上不断迈进,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公司的员工都知道,代胜民宁愿每天的产量少一些,也决不在质量上打折扣。无论是浸板、挖膛、喷漆、镶嵌、调音到成品的几十道工序,每一步都要精益求精,不能有任何马虎出任何问题。

  代胜民还有更高的追求目标,那就是开发新产品。

  几年前,代胜民和客商文正球共同开发生产的文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永久收藏。这是个申请到专利的新产品,集二胡、古琴、三弦、箜篌等多种乐器于一身。在美国参加演出一亮相,就马上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作为文琴的研发制造者,代胜民感觉到骄傲、感觉到自豪!

  如今,代胜民又接到了上海音乐学院研发蝶式筝的立项。下一步他们要在产品创新、精益求精上下大功夫,不断提升产品档次、价值。不仅要让兰考的乐器在国内扬名,更要奏响世界。(报送单位:河南省网信办)

主播介绍

  阿杰本名陈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任播音员,央广“十佳主持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北京大学艺术硕士,现任央广综艺节目中心办公室主任。电影频道《今日影评》栏目主持人,多次主持总台五一心连心特别节目、六一晚会、中秋晚会、中国电影华表奖等大型节目和盛典。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亚广联创新节目大奖获得者。

编辑: 胡莹莹

【共和国追梦人】两代人的追求——让桐乡的乐器奏响世界

兰考,因为著名的泡桐被称为桐乡。泡桐,不仅是焦裕禄精神的象征,也是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