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央广网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共和国追梦人》,70年来,我们用奋斗定义人生价值,谱写出华丽的时代篇章;栉风沐雨,砥砺歌行,我们与祖国共同成长,一起筑梦、追梦、圆梦。本期追梦故事--《彰武治沙团队》。

 

  本期主播:长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主持人 

    

  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彰武,生长着大片的樟子松林。它们耐寒、耐旱、耐瘠薄,深深扎根于白沙坨子,枝繁叶茂,生生不息。这片松林的背后,是几代彰武治沙人的不懈努力。他们的奉献,让这里发生了巨变。

  内蒙古固沙造林研究所所长宋晓东在这里已工作30多个年头,当年那个一心想搞科研的19岁小伙子,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一头扎进章古台,在治沙一线一干就是33年。当时,章古台地区风沙仍然较大,刮风天在山上休息,不能坐着,只能平躺在地面。宋晓东对恶劣的生活环境泰然处之。

  1996年冬季,在办公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他把显微镜、病虫害标本、瓶瓶罐罐等实验器具搬到了家中,夜以继日地实验观察。家中的门槛被他当成制作标本的案板,弄得千疮百孔,病虫害标本就放在自家冰箱里。

  正是凭借着坚韧不拔、忘我实验的精神,宋晓东先后主持了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取得了多项成果和重大突破。1997至1998年赴美留学,有人猜测他一定不回来了,但他却如期回到这片深切挂念的樟子松林。回国后,他立即投入到野外实验中,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与试验,宋晓东带领他的团队攻克了困扰辽宁乃至全国的樟子松衰退机理与控制技术理论实践难题,向世人证明了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优良树种,保障了樟子松种苗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人用知识守卫阵阵松涛,也有人用脚步丈量这片樟子松生长的土地。他就是章古台林场清泉工区阿尔乡护林点护林员李东魁。

  1987年,从部队复员的李东魁被分配到章古台林场工作。这里地处“八百里沙海”的科尔沁沙地南端,是“三北”防护林阻止风沙南侵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

  这里条件异常艰苦,没有自来水、没有电,到处都是沙坨子,种菜长不出几棵苗来,日用品都要到5公里外的集市上去买。和李东魁一同分配来的几名护林员,后来都因为条件太艰苦而离开了。

  朴实执著的性格和对这片林子深厚的感情,使得他坚守下来,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热血都倾注于护林员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连续30年无森林火灾和重大涉林案件的业绩。

  为确保管护区8500亩森林安全,李东魁每天至少用13个小时巡山,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在沙丘上巡查巡护,防火期遇到大风天气,他更是24小时值守,怕火进林中。

  这里吃水要从几十米以下的井里打上来。到了冬天,顶着刺骨的寒风压水时,手脚冻得钻心地疼,好不容易压上点水,还掺杂着沙子,得沉淀半天,往往一觉醒来水桶里早已冻成了冰。

  就是在这样孤独寂寞、单调乏味又耗费心力的环境里,李东魁还是始终如一、无怨无悔。30年,他与马为伴、与林为伍、以山为家,像扎根在沙子里的樟子松一样,在荒凉的科尔沁沙地南端独自坚守,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献给了这片大漠深处的绿洲。

  17年前,白亮亮的沙丘围绕着下河村,这里没有树,草也少的可怜。国家鼓励群众治沙、造林的政策出台,杨海清毅然承包了1000多亩的沙丘要栽树。

  他找到镇里,弄到了用来固沙的沙打旺草籽。可草籽像小米粒一样大,埋深了草长不出来,浅了又会被风吹走。面对人工种草费时费工的难题,杨海清想出了把草籽撒在羊蹄子印里的办法,仅用3天时间,“人羊合作”种完了1000亩的沙地。

  八百里瀚海重披绿装。如今的彰武,全县林地面积由18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7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9%增加到36.1%,平均风速由50年代的3.4米每秒下降到1.9米每秒;12.5万亩农田防护林,使166万亩农田得到保护,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畜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风沙小了,村民富了,生态美了,正是这群彰武治沙团队,用坚守,书写着大漠风流。(报送单位:辽宁省网信办 作者:黄静薇)

主播介绍

  长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播音员、主持人,现为《共和国声音日历》、《永恒的中国之声》栏目的播讲人。曾主持《新闻纵横》、《全球华语广播网》等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