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准备中(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央广网上海8月6日消息(记者傅闻捷)作为央广上海记者站近年来少有的几乎全员出动的大规模报道,本次“横沙岛”融媒体报道既是对驻地一线记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一次考验和淬炼,也是央广传统媒体记者践行媒体融合,向直播、视频等新媒体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在本次采访过程中,记者们严格践行“四力”要求,沉下基层,深入群众,来到了上海唯一不通公路的横沙岛,在两天时间内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体验与采访,采写了丰富的系列报道,包括图文、视频、直播、录音、侧记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现了“留白”的横沙岛当前的发展状况及精神面貌。

  三年前,在“我的长江”系列采访中,我们就曾经深入崇明岛采访,对岛上要不要发展的大讨论记忆犹新,也对“坚决留白”的横沙岛有了初步的认识。如今,走近横沙岛,更是给了我们一个深入了解基层,把根扎进群众的机会。

  采访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地人的精神面貌。在与当地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得知,他们中不少人都住在崇明岛甚至上海市区,每天来回都要经过轮渡,单程至少也要一个小时。回想起上岛时轮渡排队的场景,我本以为会听到些许抱怨,他们却对此一笑置之,直言早就习惯了。在九七民宿的采访过程中,当我问到民宿主人龚夏燕为什么会选择做市区横沙两头跑的斜杠青年时,本以为她会谈到市区更好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她却表示,如果岛上民宿产业整合发展步入正轨,她很愿意一心一意留在岛上。在对当地政府官员及民众的采访中,他们对于“留白”的理解,更是充分体现了“‘留白’不是不发展,而是更好地发展”的理念,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充足干劲。

村民接受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更好地发展”也并没有停留在言论层面,岛上还有着不少的“全国首创”。例如全国首创的“生态智联大脑”,就令人眼前一亮。本以为横沙岛上的农田、水渠、林地与其他地方无异,然而这一草一木、一岸一水背后,居然有着百余个“生态神经元”,通过物联网定时将生态数据传送至“生态智联大脑”,记录生态指标,并且对可能存在的污染、生态和气象变化进行实时监控。采访期间,正值上海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事实上,在四年前,横沙岛就已经建成了全国第一家农村餐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站,率先尝试推行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项目。

  过去有人会说,既然“留白”,安于现状就好了,而横沙岛却用这些“全国首创”践行“更好地发展”理念,在保留“原味”的同时,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给当地民众带来更好的生活,给子孙后代留下更为宝贵的资源。

  根据《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原味横沙” 将是崇明打造的特色旅游空间之一。然而,正如前文所说的,民宿主人龚夏燕被迫 “两头跑”正是因为当前岛上的旅游产业还亟需整合,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她坦诚地表示,目前岛上无论是民宿还是休闲旅游资源的现状,全职做民宿都不足以支撑他们一家的生活。在采访中,玫瑰农场的繁花似锦、怀心农场丰富的配套活动、美丽乡村的生态廊道,也都正等待着游客们的到来。在包装和推广上,横沙岛也正如他们的环境一样“原生态”,需要大量人才的创意。

横沙岛采访(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事实上,许多小岛青年如今正越来越多地愿意回到横沙岛,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从乡村出发,从世界回来”,看过了外面世界,再以全新的视角回来助力家乡的发展。他们需要的不过是相对自由的发挥空间,与更为完备的政策支持。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成长,横沙也将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两天的采访,不仅让我们对横沙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一场深刻的学习与领悟,在采访报道中充分感受到了“四力”的含义:各个小组一遍又一遍地踩点,穿梭于乡间小道以践行“用脚采访”;每个人各司其职完成相应的报道内容,从自己的角度践行“用眼观察”;面对采访到的大量信息和背景材料,大家选取不同报道形式中最能体现“横沙特色”的主线,以践行“用心思考”;从视频到录音到图文,每一篇报道的呈现都经过了字斟句酌地打磨,以践行“用笔还原”。

  宁静的海岛,让我们能够脱离城市的喧嚣,静下心来回味作为记者的“初心”,思考作为记者的“使命”。正是在跨海的轮渡上、泥泞的乡间小道中、农场的稻田间,我们真正领会到了“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意义,每个人也都有了自己的感悟。

  记者吴善阳:上海岛感受泥土的芬芳

  还是十几年前上过横沙岛,可整天淹没在都市繁华中,她已经被忽略了这么多年。一上岛,就被一排排绿树,树边的一条条绿河所吸引,生态横沙扑面而来。没有看到炊烟升起,却分明闻到了炊烟的味道,那种质朴,那种直击记忆的乡愁由然而生。仿佛是补课,我们进入田间地头,用画面也用声音,用眼睛用耳朵,双脚进入田埂,甚至踩进稻田,我们感受着、记录着这个与我们似乎不相关却又离不开的小岛的点点滴滴。

  最精彩、最重头的当然是七彩稻田映初心的直播,这场直播约三刻钟,从田埂开始,又在田埂结束,向大家展示了生态横沙浓墨重彩的一笔-生态稻田画。期间,担任摄录任务的小唐,在狭窄的田埂上高难度地后退式拍摄,一脚踩空,掉落在田埂的缺口里,一脚一身沾染了泥土。可能这是此次横沙采访报道最接地气、真正带泥土的一幕,但除了一个幅度较大的抖动,都市长大、很少到过乡村的唐奇云居然没有影响拍摄,高高的姑娘沾满了泥土的芬芳,显得更酷了!

  这次直播除了田埂,还有乡间的马路,我们还体验了乡村旅游的牛车。虽说这个安排是便于在生态稻田画与怀心农场之间转场,也确实增加了直播中的趣味。认真的韩晓余与唐奇云密切配合,为了让画面生动和丰富,他们在牛车上下上演了一场摄像接力,虽然险情不断,却丰富了画面,让观众可以更多欣赏原味的横沙美景。

在九七民宿外进行拍摄(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记者杨静:惊喜不断的横沙岛未来必将更美好

  在横沙岛采访一天半时间,可以说惊喜不断:整个横沙岛85%的绿化,实实在在被称为上海的“绿肺”;整个岛上管理井然有序,全岛仅四个红绿灯,看不到一个警察,可以做到“夜不闭户”;岛民们曾经的蟹塘如今变成了集景观、生态、健身、文化、休闲等为一体的绿化景观带;村民的田地变成了美丽的田地画… 这些足以把横沙岛打造成环保、养生集一体的生态岛。

  短短几年时间,横沙岛呈现一派喜人的景象,横沙岛的领导干部功不可没,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生态智联大脑”的建设只是为实现“生态横沙、悠闲横沙、原味横沙”的2035年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自《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颁布以来,崇明正努力推进各项生态建设,一步步向世界级生态岛迈进,横沙岛居民也将在此奏出幸福和谐的乐章。

  记者韩晓余:脚上沾泥土,心中有力量

  作为一名年轻的新闻从业人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四力”要求,需要我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践行与领悟。

  崇明横沙岛——上海生态发展的留白之地,目前只能通过轮渡进入岛内,全岛仅有4个红绿灯。这些让我认识到这次横沙行,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采访。在岛上的一次次走访,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第一次感受到了“脚力”的重要性。采访中,我们深入农庄、稻田、花海,坐着牛车、走着田埂,消耗的是体力,心中收获的是力量。虽然平时自己就是在基层,接触的也大多是基层,但是横沙行让我认识到,只有“脚”动起来,“眼”才能看到更多。

  虽然累、黑一度,但横沙行还是获得了“冒热气、带露珠”的一手资料。乡村民宿的发展,看起来是道“可口菜”,其实也面临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发展生态农业,虽然赚口碑,但内生动力仍缺乏;大城市的发展,不仅仅只是市区,乡间同样也有大文章,所有这些不深入乡间根本无法触及。

  对于年轻记者而言,做足“脚力”是基础,“脚力”是新闻报道的力量之源,“脚下有泥土,笔下见真情”,没有好脚力,新闻报道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直播中(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记者唐奇云:一个带有乡土气息的“泥腿子”的故事

  为了“彩色水稻”试种基地的直播顺利进行,参与采录的一行人都早早到现场掐算好时间、确定好路线,然而正式直播时却还是“栽”了(笑)。

  由于直播时间在当日临时调整了一下,导致原本途径的田埂小路A成了背光方向,这并不是大问题,大家商定后决定走另一条田埂小路B。直播开始前,同伴还提醒我:“这条小路B的尾端有一条沟,你倒着走路拍摄的时候千万当心啊。”我也许还笑着应了一句:“放心,不会掉下去的。”

  但是,现实总是打脸的……

  直播时,主持人恰好在那条沟前停下与田里插秧的农民攀谈采访,我持着镜头跟随这段对话顺势蹲下,正想后撤一步让画面更加完整,右腿直接一滑到底,半个人掉进沟里。当然直播没有中断,这条“泥腿子”还陪我们走完了那天的全部行程,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没有小插曲就称不上真正的直播”定律。

直播中(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记者林馥榆:生态旅游产业需要规划与配套

  在采访九七民宿的主人龚夏燕的时候,她提到了“六次产业链”和农旅产业结合让我印象深刻。目前,岛上处于单个主体在做,或者亲戚朋友几个人联合起来,比方说我这边住不下了,看看你那边有没有房间,规模较小,品质不一,也缺乏引导。所以,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还需要更多整体的规划,需要很多的产业配套做支撑。

村民接受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编辑:胡莹莹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