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渔山岛的早晨

2019-08-02 10:28:00来源:央广网


渔山岛日出(央广网记者 曹美丽 摄)

  想象中的海岛早晨,应该有公鸡啼鸣,雄鸡一唱天下白的雄壮;还应该有小鸟啁啾,叽叽喳喳,呼朋唤友的热闹;更应该有犬吠声声,你追我赶的喧闹。但在渔山岛,我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叫早”。清晨4点30分,是闹钟叫醒了我——走,看日出去。

  住的民宿就在山坡上,出门往左,爬过台阶,转入藤蔓缠绕的山间小道。前人已经踩出了一条路,毫不犹豫,三步并作两步,一路奔到了悬崖边。大海,就这样毫无遮拦,扑面而来。

  一眼就望见了海天相接处的那一轮红,正在精心准备喷薄而出。一层薄云,缓缓飘过,给红日罩上了一层淡淡的薄纱,好比主妇往天边打散了一个红心鸭蛋。是准备做荷包蛋还是打碎了做蛋汤呢?半遮半掩间,红日一点一点跃出水面,金色的光照,在海面上洒下一层层金鳞。风吹走薄纱,又送来一团云。船只来来往往,像巨大的拉链,把海面这幅幕布,撕拉开来,又合上,翻滚出一层层金色的褶子。

渔山岛日出(央广网记者 曹美丽 摄)

  红日最终还是跳出了海面,金色的光芒,像一道道利剑,齐刷刷射向小岛的每一个角落。这时,港湾里,响起了“突突”的马达声,渔民海钓归来了。

  船是木船,长约5米,宽约1米半,船身统一刷成了天蓝色,船头却是鲜艳的一抹红。船上站着老渔民——清一色的60来岁,脸上是海风的颜色和水波纹般的岁月印记。

  

  钓黄鱼的渔具(央广网记者 曹美丽 摄)

  

收获的黄鱼(央广网记者 曹美丽 摄)

  女人们闻声而来,伸长了脖子,静静等候在码头边。远远地,看见站在船头的自家男人,像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元帅,威风凛凛。

  船只正在拐弯,慢慢驶进了港湾,转眼就到了眼皮底下。女人们的眼睛全在男人的脸上——她们捕捉着男人的表情,那是渔获的晴雨表。不用问,当男人们面带微笑,底气十足地先递上泡沫箱,那就代表着收获满满。围观的人们拥了过来,等着女人揭开谜底。女人用粗糙结实的手,一把抓起泡沫箱的盖子。“哇……五条黄鱼……”围观者一片喧哗,“啧啧,这条黄鱼有三斤重了吧?”

  第一次亲眼看见野生大黄鱼的游客,忍不住要伸出手去,摸一摸那黄鱼的润滑。但女人轻轻挡住了他们的手。“关上关上,多看要坏掉的。”她飞快盖上盖子,伸手去接男人递上来的钓具,眼光却始终落在泡沫箱上。

  “黄鱼多看要坏掉是什么道理?”

  “黄鱼刚出水的时候是金黄的,碰到太阳就变白了”,老渔民扯着嗓子喊道,“要放在箱子里,还要套上袋子,慢慢又会变回金黄色。”

  

黄鱼见光变白了(央广网记者 曹美丽 摄)

  

清晨的渔山岛好像一个集市(央广网记者 曹美丽 摄) 

  渔船来了一艘又一艘。“突突”的马达声,撩拨着蓝色的水面,惊起一群正在栖息的海鸭。感觉半个村子的人都挤到了码头边——尽管整个村子只有四十多个常住渔民,这是他们的集市。没有出海的渔民来看别人的收获,鱼贩子来收鱼,游客来看热闹,大家各得其所。正是休渔期,老渔民只能通过海钓的方式,来接受大自然的馈赠。诱饵是头一天夜里就备好的,用的同样是钓来的青砖鱼,切成一小块一小块,依次挂在长绳上的鱼钩。夜里,鱼钩被放到海里,第二天一早,再去收网。一夜下来,收个2-5条黄鱼不成问题。

  “大黄鱼不是绝迹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呢?”

  “这是政府放的黄鱼鱼苗的功劳。人工培育的黄鱼苗,放到大海里,长大了又游回来了。”

  钓上来的黄鱼,纷纷被鱼贩和游客买走了,老渔民们收好渔具,心满意足地回家了。但港湾还没有归于寂静,钓客们回来了。

  

  海钓归来的渔民(央广网记者 曹美丽 摄)

  渔山岛被称为是“亚洲第一钓场”。全国各地的钓客,背着整套装备和一箱一箱的矿泉水,慕名而来。夜晚是钓带鱼的好时机——他们整夜未眠,兴奋地收起一条条带着镜子般银鳞的活带鱼。

  “收获咋样?”相识的,不相识的,见面第一句就是这样的问候。

  “多,鱼真多。”

  通宵达旦的钓客们,扛着钓具,拎着水族箱,笑意盈盈。一路上,刚刚醒来的小狗们,欢快地摇着尾巴,迎接他们满载而归。

  7点,渔山岛的早晨在喧闹了一个小时后,又变安静了。(记者 曹美丽)

编辑: 郑皓月

渔山岛的早晨

想象中的海岛早晨,应该有公鸡啼鸣,雄鸡一唱天下白的雄壮;还应该有小鸟啁啾,叽叽喳喳,呼朋唤友的热闹;更应该有犬吠声声,你追我赶的喧闹。但在渔山岛,我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叫早”。清晨4点30分,是闹钟叫醒了我——走,看日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