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人物 > 正文

碧血丹心铸粮魂

2013-03-14 16:25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中广网南昌3月14日消息(记者蔡福津 通讯员芦宣)仓储业有一句行话,叫“命苦干仓储”,这似乎注定仓储是一项又累、又苦、又脏的工作,而一直与仓储打交道的易军萍却越干越有滋味,他从19岁开始一干就是31年,他测粮“兵器”样样精通,望闻问切探知粮情,为江西省芦溪县创造了连续三十多年“四无”粮仓县的佳绩,并有“固定隧道式仓外投药环流熏蒸装置”“粮库膜下环流熏蒸工艺装置”“粮食风力输送机”等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作为20000吨粮食的大管家,也是百姓主食安全的重要负责人,他每天的工作生活,几乎都是从爬楼梯开始的。可又有谁知道,为了粮库和百姓的利益,易军萍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拿他自己的话就是:“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

  刻苦钻研,炼就科学保粮好身手

  1981年10月,年仅19岁的易军萍进入宣风粮管所,从此便与粮食、与仓库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他没有专门学过粮食保管知识,且文化程度并不高,因此,初涉粮食保管的易军萍,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他乐于吃苦、善于学习,每次库里有任务,他不但与同事一起操作,而且还目不转睛地观察、积极主动地询问,并购买了相关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和晚上,学习仓储知识,消化白天所看到、学到的知识。”与他共事23年的夏国荣介绍说。

  易军萍有记笔记的习惯,每次工作中遭遇什么天气、面对多少温湿度、进出何种粮食、出现什么情况、采取何种措施、取得什么效果,都一目了然。同时,经常利用空余时间,翻看工作日记,及时总结提高,使自己很快掌握粮食保管技能,也为日后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打下坚实基础……经过近1年的努力,易军萍就能独立保管粮食,而一般人至少需要2年以上的锻炼。

  虽然如此,易军萍没有就此停步,在坚持自学的同时,主动要求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198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江西省粮食学校。1989年荣获江西省粮食局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1992年荣获萍乡市粮油储运专业知识竞赛第一名; 2003年获储检工程师称号,2006年获粮油保管技师称号……

  易军萍还时常与同事交流工作经验,带动大家共同进步,推动本单位科学保粮水平不断提升。2009年7月,局里代储了13000吨北方玉米,而负责此次代储的正是易军萍。为了圆满完成代储任务,在代储的一年里他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一个闪电、一声雷响、一点小雨都足以让他半夜从床上爬起,而如此大量的玉米要控制温度、避免发霉谈何容易,他和3位防化员经常一起检查,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商量对策,通过使用高浓度磷化氢、熏蒸密闭保管、长期通风等举措,结果成功地将玉米损耗率控制在1%。

  学习和实践之余,易军萍还不断地进行总结,先后有《塑料槽管固定位新法》《固定隧道式仓外投药环流熏蒸装置试验》《磷化铝仓外投药环流熏蒸杀虫试验》《膜下环流熏蒸杀虫试验》《农户家庭储粮现状及改进措施》《农村基层国有粮食企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考》等论文在国内各级有关刊物上发表,2005年他参与编写了《粮食仓储管理与储粮应用技术》一书,为科技保粮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锐意创新,多项工艺获国家专利

  “易军萍的创新,真是鸭子赶架——呱呱叫,他为全县的粮食保管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县粮食局工作人员阳发文说。

  易军萍平时沉默少语,但非常善于思考和钻研问题。1985年刚从省粮食学校毕业的他,就发现了当时仓储管理成本较高,杀虫效率低,粮食品质得不到保证等诸多问题,为此他花了大量的时间,专门对大气的温度、湿度、风速、雨情,对仓温、粮温、仓湿、粮湿,对虫子、霉烂、老鼠、麻雀的危害,进行了研究。1988年易军萍着手进行 “磷化铝仓外投药环流熏蒸杀虫”试验,1997年又着手进行“固定隧道式仓外投药环流熏蒸装置杀虫”试验,结果这两项试验都取得了良好的杀虫效果,分别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其中“固定隧道式仓外投药环流熏蒸装置”获实用新型国家专利,当年就在全市得到推广应用。

  但易军萍并不满足现有的试验成果,他就象一位登山者,不断地向上攀。近年来,他主持开展了“谷壳、泡沫板、薄膜”稻谷隔热安全度夏和“谷虫净”拌粮防虫试验,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大部分仓房屋面天花板密封性能较差,影响熏蒸杀虫效果的实际,他反复查阅相关资料,大胆创新,自行设计、制作和安装了“粮库膜下环流熏蒸工艺装置”进行熏蒸杀虫。通过反复实仓验证,该项技术成熟,方法妥当,杀虫效果彻底,药剂用量仅为常规熏蒸药量的1/3,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药剂对粮食的污染,确保了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此工艺于2007年获实用新型国家专利。“是否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揭膜储粮通风降温呢?”易军萍很快就将这种想法付诸实践,通过反复的试验论证,“不揭膜储粮通风降温”技术不但行得通,而且有着与揭膜通风的储粮同步降温的效果,这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减轻了保防人员的劳动强度,受到粮库保防人员的交口称赞。目前“膜下环流熏蒸工艺”“不揭膜储粮通风降温”等技术已在全省多个地市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粮食出入库请人难、劳动强度大、耗时长、损耗大等一直是困扰粮食系统的难题。“如果有某种带动力的装置能做到让粮食入库,不是所有的问题都破解了吗?”可怎样来发明这样的装置,着实让易军萍犯难了,毕竟机械发明对他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领域。他把这个想法汇报给了局领导,没想到局领导当即表示赞成,并从紧张的资金中拨出6万元专款用于支持他的研究发明,这令他感到既兴奋又压力倍增。接下来易军萍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紧张的试验之中,他阅读相关书籍、走访有技术专长的前辈、上网查找资料、打电话咨询专家……通过成百上千次的修正、完善,在历时整整1年后,易军萍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粮食风力变频输送机。该输送机具有操作简便、可人为控制粮食沉降点、省时节电、适用仓型广、输送距离长、工作占地小等优点。经反复验证,风力输送1吨粮食入库仅需5分钟,其费用仅为常规人力入库费用的46%,相当于每输送1吨粮食就可节省10.7元,每年至少可为本县粮食系统创收160多万元。2012年粮食风力变频输送机正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40

编辑:王蕊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