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脱贫攻坚决胜年 云阳多措并举摘贫困县“帽子”

2017-06-13 10:37:00来源:海外网

种植柑橘的农民正在田间翻土(刘强 摄)

负责运营淘宝店的云阳县枣子村村主任王志成在电商平台上处理订单。(刘强 摄)

海外网重庆6月10日电 6月7日至10日,由人民日报海外版指导,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中国一汽和如新中国赞助的“2017中国新发现”全媒体大型采访系列活动首站走进位于长江三峡库区的云阳县,聚焦精准扶贫成果。

重庆市人大代表、云阳县委书记张学锋向“2017中国新发现”采访团介绍了云阳县的基本情况——云阳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一轮脱贫攻坚任务是:162个贫困村销号、13.5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占全县478个村(社区)的34%,贫困发生率达14.5%,贫困人口居全市第二。从主要致贫原因来看,因病致贫占35.8%,因学致贫占24.8%,失能弱能致贫占14.1%。

2015年,云阳实现36个贫困村整村销号、5.9万贫困人口整户脱贫。2016年,云阳实现101个贫困村整村销号、5.7万贫困人口整户脱贫。云阳脱贫攻坚取得初步成效,发展短板得到有效弥补,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而2017年,云阳将限时完成“整县摘帽”任务,实现162个贫困村全部销号,13.5万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短短三年内,云阳县在扶贫方面就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离不开对于“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精准定位。

以柑橘为中心 相关产业配套发展

养鹿镇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晚熟柑橘的种植,养鹿镇坚持把发展晚熟柑橘产业作为全镇的农业主导产业。

秦克云老人就是柑橘产业发展的实际受益人,“政府不仅不收我树苗钱,我去打窝、栽树,还给我发工资,每个月1000元!”在“四个坚持”和“五个统一”的模式下,结合政府多渠道销售,老人2016年的纯收入达到1万余元,实现了质的飞跃。“把柑橘卖了钱,高兴得我都不想吃饭了!”秦克云兴奋地告诉采访团,“我这是养了一个‘柑’儿子。”

围绕柑橘产业发展起来的还有蜂行业,蜂谷美地公司在教授贫困户养蜂技术的同时,还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进行蜂橙果业综合发展,创立了“峰谷美橙”品牌。并在双龙、龙角、红狮等6个乡镇整合管控3000多亩优质柑橘果园,主要品种为纽荷尔脐橙、红肉脐橙、云阳晚橙。该品牌柑橘是通过利用蜜蜂授粉,达到果树产量大幅度增加,果肉品质提高的目的。目前,果园年产量达100万斤。

由于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上网”也成了常事。为了将云阳的柑橘和其他农产品卖的更好,提升知名度,阳县突出打造了“天生云阳”区域公共品牌,线上线下同时进行销售。

有了电商,如何将商品运送出去又成了新问题。在此背景下,渝东北仓储物流分拨中心应运而生。该分拨中心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西南部物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后一公里”整合以13000平方米的渝东北仓储物流分拨中心快递物流资源为龙头,以全县339个镇乡、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为支撑,将全县38个乡镇分成8条线路,开通8条农村快递物流班车,采取“三定四统”(定点、定时、定线,统一配送、统一运价、统一服务费、统一补助)的方式,对社会快递物流资源进行再集聚,将工业品及时运下乡,将农产品快捷运回分拨中心,发往全国各地。

盘石中学“小学霸”秦钰(刘强 摄)

渝东北仓储物流分拨中心内,一位快递员正在工作。(刘强 摄)

教育帮扶 让每一个孩子上得起学

云阳县里围绕“能上学、上好学、能成才”三大目标,紧紧抓住精准资助、条件改善、质量提升三大工作,纵深推进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播。县上成立特困学生救助中心,将每年8月定为“贫困学生帮扶月”,建立了贫困学生信息库,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行全覆盖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建卡走读生,已享受营养改善计划的小学生每年补助500元,中学生750元,未享受的小学生每年补助1500元,中学生1750元;大学新生每人资助5000元,并开通贫困大学新生贷款绿色通道。同时,县里还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贫困学生“兜底”的教育,引导不能升入普通高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积极推进贫困学生就业。

秦钰是盘龙街道的一名建卡贫困生,由于秦钰上学的盘石中学距离盘龙街道较远,因此秦钰和弟弟还有母亲就在附近租房住,县里为了方便母亲照顾姐弟俩,同时也为了秦家能尽快脱贫,安排了母亲在学校食堂工作。同时免除了姐弟俩的学杂费,每年还给秦钰发放750元的补助。

除此之外,县里还给秦爸爸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到2015年,秦家已彻底摆脱贫困。

据采访团了解,云阳县已对15669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覆盖落实教育资助,对3464名贫困大学生给予入学资助,发放助学贷款超过1亿元。

医疗救助 让农民放心看病

在探索健康扶贫新模式之路上,云阳对全县因病致贫贫困户进行“全覆盖”筛查,对其进行“个性化”诊疗,并创新设立大病临时医疗救助资金、整合城乡医保、大病补充保险、民政救助和商业补充保险,构成 “五重保障体系”,让贫困户免除费用之忧,越来越多的贫困病人恢复劳动力,走上脱贫之路。

据悉,云阳将健康扶贫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1+28”脱贫攻坚总体部署,与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健康扶贫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县财政每年专项补助150万元,组织县级医疗机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15人到基层卫生院多点执业,每月不少于3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家救治。同时,全县医疗机构积极设立“扶贫病床”,开展住院医费减免和门诊治疗费减免,去年共减免费用103万元,惠及贫困患者2996人次。

此外,全县35个乡镇卫生院1031名职工和所有乡村医生与因病致贫贫困户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同时,筹集专项资金2500万元,对大病重病住院或特病门诊患者经医保等各项常规报销后剩余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自付费用,按照90%的比例予以救助,惠及贫困大病患者8543人次。

深度贫困D级危房改建户明白卡(刘强 摄)

2017“中国新发现”全媒体大型采访活动走进重庆云阳,聚焦精准扶贫成果。

危房改造 不让一个贫困户住危房

2015年9月以来,云阳县组织驻村工作队、乡村干部2000余人,通过看地基是否裂陷、墙体是否倾斜、大梁是否弯曲、屋顶是否透风漏雨这“四看”,直观判定是否属于D级危房。

透过“四无”识别深度贫困对象。将无间断居住、无改造计划、无替代房屋、无资金来源的D级危房对象。根据不同的贫困程度分类施策、分步推进,实行“政府兜底改造深度贫困户D级危房,支持一般贫困户危房改造”的政策。

云阳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贫困户的居住环境,改造住房以砖混结构为主、砖木结构为辅,打牢地基,确保质量。对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单身贫困人口,采取改造闲置村校校舍、集体办公用房等集体资产,集中新建一批五保家园,按照“集体产权、统一安置、无偿居住、循环使用”的原则,进行集中安置。

为解决资金问题,县政府统筹使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与D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在每人享受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补助10000元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叠加使用2.1万元/户的D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差口资金由政府兜底解决,强力推进深度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

目前,全县精准识别出的2517户深度D危贫困户和3364户一般C、D危贫困户均已搬进新家。

旅游扶贫 农家乐带给农民乐

清水乡境内高山、峡谷、湖泊、森林、草原一应俱全,是全县自然旅游资源最集中、开发价值最高的地方。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全乡一直以农业为主,农民主要收入来源靠外出务工,始终处于“抱着金饭碗要饭”的状态。

近年来,清水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干部群众,抢抓云阳“生态经济示范县”创建机遇,以龙缸创建5A级景区为抓手,围绕“建设美丽清水、做活乡村旅游、促进旅游富民”总目标,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的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全乡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推进集中安置,在景区周围以农家乐的方式发展服务业,为当地农民增收。目前全乡农家乐达到256户,解决群众就业1820人,乡村旅游助力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郑青莹)

编辑: 麻棽
关键词:

脱贫攻坚决胜年 云阳多措并举摘贫困县“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