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古时,我国将每一季度三个月依次分为孟、仲、季,八月属于仲秋月。仲、中通假,故“仲秋节”亦称“中秋节”。中秋节由来已久,古人过中秋,并不是吃月饼、赏月那么简单,它所包含的节日内容极其丰富。

  中秋起源与拜月有关 

  关于中秋起源的说法较多,比如帝王祭祀、庆祝丰收。古代帝王被神化成为天界在人间的秩序维护者,肩负着沟通天地的重任,必须对人间的风调雨顺和社会安定负责,因此有祭天、地、日、月的传统。《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至少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另一说法与庆祝丰收有关。“秋”字的解释为:“庄稼成熟曰秋”。八月正是各种农作物陆续成熟的时节,农民为了表达喜悦,选择在八月十五庆祝丰收,同时全家团圆,共享天伦,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已知秋收季节的八月中秋之夜月光分外皎洁。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们知道了中秋月光特别明亮的原因:这是因为秋天风势弱,地面又覆盖着成熟的庄稼和绿色的植被,大气中的沙尘、水汽和杂质较少,空气清新,月光自然比其他时候明亮得多。再者,月亮是围绕着地球赤道运行的,中秋正好在秋分前后,太阳直射着赤道,月亮反射出来的光就强。“月到中秋分外明”,其实就包含着这个道理。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又赋予月亮许多美丽的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为月宫世界描绘出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 

  据学者考证,“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但是直到唐初,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而其盛行始于宋代,至明清时,节日内涵逐渐丰富,异彩纷呈,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赏月从唐代开始盛行 

  唐朝社会安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思想空前开放,这种盛唐气象导致赏月活动更加风行,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唐诗中赏月的诗歌很多。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夜月明人尽望”一句,点出八月十五赏月是人人所做之事,已然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风俗。可以说,唐朝的中秋节习俗就是亲友团聚在一起赏月,其中心内容是赏月,团圆是因赏月而起的。从现有资料来看,唐朝初年主要是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如官员、文人等,在八月十五月夜与家人或朋友聚集在一起赏月、赋诗、饮酒、聊天。到了中唐时期,寻常百姓家庭才开始兴起聚会、宴饮、祭月等习俗。 

  在唐代赏月风行的基础上,宋代中秋节已经过得很热闹了。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看这段描写,可知北宋时期,中秋节的热闹程度已达到极致,无论贫富、长幼,简直是全民狂欢。朝廷也重视此节,给公职人员一天的假期。 

  到了明朝,中秋习俗也有了很大变化,中秋节不再以赏月活动为中心。在明代《帝京景物略》里有对中秋节的大段描述,其中没有对赏月的记载,取而代之的是对祭月的详细记载。可以说,拜月祈福是明清时期中秋节最隆重的内容。明清时期亲人团圆成为中秋节俗的明确主题之一。中秋节前回娘家的已婚妇女,中秋节这天必须返回公婆家,因为这是团圆节。同时,重视亲友之间的人情往来,亲友之间要互送月饼、瓜果等过节的东西。明代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一开始是作为祭祀月神的供品出现在节俗之中的,祭祀仪式完成后人们吃掉它,它也就成为人们过节时的食品,后来成为独立于祭月之外的节令食品。 

  购买月饼也曾分期付款 

  明朝文人笔记里的月饼比较丰富,有直径一尺的大月饼,也有小如铜钱的袖珍月饼。月饼馅儿更是多种多样,有枣泥、豆沙、桂花、麦芽糖还有木瓜的。不过这种木瓜是那种硬皮儿木瓜,不能生吃,削皮煮熟,用糖腌成蜜饯,再做成月饼。 

  民国时期月饼的馅料更加丰富。1947年中秋节,国民党机关报刊登一条广告,说南京冠生园推出25种月饼,其中包括火腿月饼、烧鸡月饼、板鸭月饼、椒盐月饼以及直到今天还备受争议的伍仁月饼。其中一篇《月饼的派别》的报道中提到当时苏式月饼和广式月饼的竞争,以及作者本人对伍仁月饼的恶评:“我对于伍仁月饼,无论咸肉还是甜肉,向来最怕吃,诧异世间如何会有如此令人憎恶的月饼!” 

  无论什么馅儿的月饼,都有人喜欢,也都有人吐槽,但是每年过中秋,这月饼还不得不买。民国战火连绵,农民破产,城市贫民也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从1912年到1949年,总有一大批穷人买不起月饼。买不起怎么办?分期付款。在民国,加工并出售月饼的店铺叫饽饽铺。比较有名的饽饽铺有芙蓉斋、一品香、天兴斋以及魁宜斋,这几家铺子的月饼,都是可以分期付款购买的。(综合《北京青年报》《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