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5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周益帆)今年以来,黑龙江鸡西一带出现东北虎“完达山一号”;云南北移象群跋涉千里,目前正在向西南方向移动;上海松江区的一个野生貉种群,扩散到了当地多个小区中;这几天,湖北武汉东西湖区的一个小区又出现了多只貉,有猜测认为它们是从郊区扩散进城市的。

  人类居住区特别是城市中,频现野生动物身影,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再次推向高潮。一位生态科研人员对上海野生貉“城市化”观察研究中得出结论:貉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城市环境变好和野生动物主动适应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野生动物成为城市中的“邻居”,普通人和城市管理者应该如何正确面对?

  最新的一则野生动物进入城市的新闻发生在四川甘孜石渠县城,监控视频显示,7月3日凌晨4点多,一只体型壮硕的棕熊在县城中奔跑,交警大队大院、住宅小区都留下了它的踪影。至早晨8点,棕熊离开县城。

  而在湖北武汉,这两天貉这种小型犬科动物成为焦点。东西湖区的一个小区出现了“一家之貉”,母亲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幼崽安顿在了这里。一位居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在6月27日就已经看到这群小动物,“6月27日的时候发现了一群不知名的小动物,印象中我当时看到的是四到五只,两只大的,大概两只小的,还有一只非常小,感觉是刚刚长毛。这个位置经常会有一些野狗、小猫在这里安家,在我们小区特别是阴天下雨天的时候经常发现蚯蚓,我在网上了解到貉也是吃蚯蚓的。”

  貉不止“闯入”武汉,在上海、南京也有很多。生态科研人员王放在其科普文章中介绍,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尝试通过红外触发相机、GPS跟踪定位颈圈、红外热成像调查仪器在上海追踪野生貉;经过持续近两年的走访、监测和研究,研究者们发现至少有超过150个上海社区都有貉的分布,仅上海为例,貉的数量很可能在5000只以上。在过去的十年间,这个物种在上海各个区域快速增加。

  “掌握”城市生活技能的野生动物还有很多。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丁晶晶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介绍,2011年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就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工作。“我们从2011年开始开展了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保护,当时主要包括一个是重点物种的监测,还有一个是重要区域的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监测了江苏省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白锦长尾雉,包括麋鹿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物种,包括江苏境内的野猪种群的一些监测。2016开始,我们在江苏省陆续布设红外相机,布设了280多台红外相机,其中南京市是从2019年开始大范围布设红外相机,截至目前我们和南京市林业站一起布设了142台红外相机,到上个月(2021年6月)已经监测到了55种(野生动物)。”她说。

  几天前的一篇报道中,至2020年10月,南京的这142台红外相机,捕捉到的野生动物身影还只是47种。丁晶晶说:“在我们身边,确实有不少的野生动物跟我们一起生活。就拿南京来说,比如貉、黄鼬,还有很多不太怕人的鸟类,当然南京还有大家比较关注的野猪。我们没有特别做城里的野生动物监测,但是也比较关注城里以及周边的野生动物,直观感觉我们身边的野生动物是多了。”

  今年5月至6月,南京多所高校出现了野猪的身影。网络上还流传着南京一高校发送给师生的“逃生秘诀”,提示大家:野猪远距离害怕人类,所以不要离他们太近。

  在王放看来,上海野生貉“城市化”是城市环境变好和野生动物主动适应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丁晶晶也认为,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到访城市、“扎根”城市,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城市空间扩张的原因,也和大家对周边的野生动物的关注度提升有关,也有监测手段不断提升的原因。同时,这些年我们整体的生态环境也在变好,很多城市在建设过程当中更加注意公园、绿地的建设,包括一些生态廊道的建设,相应的野生动物也有更多的栖息环境。像一些动物,它可能也找到一些与人相处的一种新的方式,比如说有一些动物,它们可能会把自己的窝藏在楼房周边的缝隙下水道里,可能会挑选傍晚或者夜里就是人活动比较少的时间段出来觅食,这些也算是他们对这种城市化的适应。”

  此外,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重视、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强,也使一些自然种群增长较快,它们可能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间,因此会向外进行自然扩散。

  一个新的问题和挑战随之而来:城市中,人类究竟如何与野生动物做好邻居?

  闫艳是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的工程师也是南京月牙湖自然学校项目主管,他们尝试通过这个社会化公众自然教育平台,不断进行自然科普和自然教育工作。她说:“像从2019年到2020年,一年的时间,我们是在月牙湖观察到了39种鸟类。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小范围的观察,我们的出发点是希望在教育的过程中,面对公众的时候我们有一个科学性的表达,通过这样的一个自然教育能让大家关注周围的生态环境变化,然后树立起自己的绿色生活方式。”

  丁晶晶提示,从个人来说,野生动物一旦误入城市,会出现比较紧张的状态,大家应该注意保持距离,不打扰、不招惹、不驱赶,不围观;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加强对这些新“城镇化居民”的监测、给它们留下生活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则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城市的管理者来说,一定要储备好对野生动物的防范知识,对周边百姓进行一些宣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对于野生动物管理部门来说,要加强野生动物的监测,因为通过监测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野生动物的种群状况。不管你是后期对它是进行物种保护,或者还是进行一个种群的数量调控,所有这些管理行为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监测有效论证的基础之上;对于城市的规划者来说,我们建议进行在自然保护地规划或者城市公园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的建设,给野生动物留下一定的生活空间。”

编辑:方永磊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